摘要
成熟的动物卵细胞内部含有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必要物质,处于代谢的抑制状态。受精可以使它迅速从抑制状态解脱出来开始个体的发育。家兔卵在输卵管内受精寿命约6小时[1];在鱼和两栖动物,卵排出后的受精寿命只有数秒至数分钟[2];一般动物卵的受精寿命不超过24小时,人类约为6~24小时[3][4]。受精时卵细胞激活会迅速产生大量的各种变化,其中最早的变化是发生在卵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结构变化。深入研究卵细胞受精时的各种变化特点及其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人工受精、人工繁殖以及积极有效地控制生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本文仅就卵细胞受精时的电变化与皮质结构变化两个方面迄今为止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95-99,共5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