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被引量: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合而分、由分再合的发展历程。当前,许多综合大学纷纷开办师范教育,是教师职业逐渐走热以及综合大学自身发展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既具有高学术性与多学科性的内在优势,也有教育学科薄弱及师范基础不强等不利因素。在现阶段,采用“4+1”模式是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一种可行模式。
作者
周川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苏州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关键词
综合大学
师范教育
“4+1”模式
教育模式
课程设置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8.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9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17
参考文献
5
1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33.
2
我国教师社会地位明显上升[N].人民日报,2000-09-11.
3
2000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趋向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0-07-19.
4
周川,等.百年之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429.
5
陆建洪,杜德群.
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32-3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邹友峰,郑伦仁,张开洪.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关键制约因素探讨[J]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12-15.
被引量:2
2
袁祖望.
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95-99.
被引量:11
3
赖学军.
“蘑菇现象”:优秀教师团队的生态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2(11):71-73.
4
包云燕,刘彦,杜明彦.
西南联大“以质为重”的办学理念探析[J]
.学术探索,2014(3):138-146.
同被引文献
219
1
苑大勇.
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展望[J]
.教育家,2020(30):1-2.
被引量:1
2
鞠法胜.
我国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历史、困境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78-84.
被引量:9
3
顾明远.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3-6.
被引量:300
4
胡耀宗,滕爱玲.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述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82-86.
被引量:4
5
李盛兵.
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5):53-56.
被引量:78
6
王建军.
论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J]
.教育研究,1998,19(12):47-52.
被引量:24
7
黄少华.
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沟通——兼评斯诺论“两种文化”[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69-75.
被引量:1
8
杨昌勇.
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J]
.教育研究,1997,18(3):27-32.
被引量:49
9
李怀君.
本质在关系中——关于哲学结构主义的断想[J]
.探索(浙江),1986(2):45-47.
被引量:2
10
周蕖.
叶留金谈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1986(2):61-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8
1
鞠法胜.
我国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历史、困境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78-84.
被引量:9
2
张灵,吴开华.
试述我国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培养之源起[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92-93.
3
姜静.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及对策[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13(3):100-103.
被引量:1
4
杨晓霞,吴开俊.
综合性大学在教师教育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2):66-68.
被引量:4
5
刘慧阳.
论教师教育转型期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的竞争与合作[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34-36.
被引量:6
6
易红郡.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综合优势、发展模式及质量保障探讨[J]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3):8-13.
被引量:13
7
母小勇.
教师教育模式:走向开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9):21-25.
被引量:4
8
李瑛.
综合性院校教师教育发展定位与模式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1):7-9.
9
王昌善,张希希.
变革与反思:对我国教并教育培养新模式的检视[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72-77.
被引量:13
10
胡俊.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4):96-97.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
宋文龙,莫晓辉.
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本科教育及当代启示[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2,38(2):87-93.
2
许锋华,谭欣.
琳达·达林-哈蒙德教师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5):72-80.
3
兰措吉.
浅谈高校管理信息化[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1):44-46.
被引量:4
4
屠天源.
高师本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展望[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5):133-136.
5
范魁元,董晓烨.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思考与对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11-13.
被引量:1
6
刘慧阳.
论教师教育转型期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的竞争与合作[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34-36.
被引量:6
7
孙二军.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
.教育探索,2010(12):21-22.
8
张容舟.
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与高师美术教学论教学改革[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4):52-54.
被引量:4
9
余新武,王九芬.
中学化学教师的核心素质探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14-18.
10
周学元.
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与高师教育改革[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50-52.
被引量:4
1
汤晓春.
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吉林教育,2008(19):55-55.
2
寿凯旋,张海燕.
“双轨制” ——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可行模式[J]
.内蒙古教育,2001,0(3):42-43.
3
王宝玺.
关于新合并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思考[J]
.高校教育管理,2009,3(4):55-58.
被引量:2
4
朱静.
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和模式探析[J]
.文学教育(中),2012(4):64-64.
被引量:1
5
张肖霞,黄彩霞.
应用型院校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
.河南科技,2014,33(12):252-253.
6
浙江师范大学[J]
.浙江人大,2005,0(1):1-1.
7
河北经贸大学[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8
河北经贸大学[J]
.考试与招生,2011(10):64-64.
9
河北经贸大学[J]
.求学(理科版),2009(A02):27-27.
10
河北经贸大学[J]
.考试与招生,2013(6):54-55.
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