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创新内驱动力机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中的期望理论学说进行了分析评价,引入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动力受到创新收益、创新投入、创新成功预期与创新失败可能性四项因素的影响作用。由此重新构造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风险内驱动力机制”理论模式。最后,对这一新的创新动力机制模式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探讨。
作者
许小东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动力
内驱动力机制
期望理论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203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60
参考文献
5
1
吴涛.
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对策[J]
.科学管理研究,2000,18(1):1-3.
被引量:22
2
万君康,王开明.
论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期望理论[J]
.科研管理,1997,18(2):31-35.
被引量:26
3
王海山.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9(6):22-27.
被引量:21
4
刘学.
预期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J]
.医药经济,1995(5):15-16.
被引量:2
5
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扬.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8(7):4-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邓寿鹏.
改善创新宏观条件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J]
.中国软科学,1995(8):88-93.
被引量:7
2
王海山,技术进步经济学,1993年
3
孙彤,组织行为学,1986年
4
吕友晨等译,日本能率协会《对研究开发的评价和决策》计划编辑委员会.战略研究开发的评价和决策[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5
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扬.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8(7):4-7.
被引量:10
6
胡树华,张浩,袁明鹏.
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8(12):38-43.
被引量:12
7
吴涛.
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J]
.科研管理,1999,20(2):40-45.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70
1
陈劲,景劲松,沈祖志.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157-164.
被引量:3
2
罗公利,边伟军.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述评[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39-45.
被引量:1
3
严太华,蒲勇健.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S1):67-68.
被引量:1
4
魏江.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1998,16(6):4-6.
被引量:4
5
官建成,郭红.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模式[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5,7(1):19-23.
被引量:1
6
岳瑨.
技术创新的群聚效应与高技术创新的EPNR模型[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5):74-77.
7
张清辉.
合作创新风险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57-59.
被引量:18
8
陈谊.
论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模仿行为的规整——兼论“两法”的联系与区别[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6):111-114.
被引量:5
9
饶扬德.
基于项目管理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J]
.技术经济,2005,24(5):11-13.
被引量:3
10
刘韵洁,张智江,金明晔.
中国联通下一代网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兴通讯技术,2005,11(3):9-15.
同被引文献
203
1
甘雪波.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系统框架分析[J]
.商业研究,2002(16):70-71.
被引量:7
2
张维华,侯渡舟,陈克勇.
企业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40-43.
被引量:6
3
刘锋.
自主创新与制度环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1):266-267.
被引量:1
4
厉怒江.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1993,11(1):67-70.
被引量:8
5
吴航,陈劲,郑小勇.
新兴经济体中企业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所有权结构的调节效应[J]
.科研管理,2014,35(11):77-83.
被引量:13
6
孙祥斌.
技术创新进化原动力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12-13.
被引量:2
7
柴丽俊,柴丽英,高俊山.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及模型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62-64.
被引量:18
8
项保华.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1994,15(1):44-49.
被引量:37
9
贾理群,汪应洛.
论企业为何技术创新动力不足[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28(3):75-82.
被引量:7
10
张贵,苏志炯.
技术创新动力的新发展观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5(1):190-19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4
1
杜靖.
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模式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3):123-124.
被引量:2
2
朱伟峰,蒲娜,毛星.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12):33-34.
3
孙冰,李柏洲.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26(6):827-831.
被引量:3
4
孙冰,齐中英.
主成分投影法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15(3):285-288.
被引量:14
5
支剑峰,和炳全.
基于六因素模型的主动创新系统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7,25(2):18-20.
被引量:4
6
冯仁德,张义萍.
刍议知识联盟企业技术创新多维因素整合[J]
.经济问题,2007(7):66-68.
被引量:2
7
刘泽照.
基于动力驱动向度的企业创新机制探析[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80-82.
被引量:1
8
柴丽俊,孔翔燕.
浅析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89-92.
9
杜靖.
企业自主创新内诱导力模式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08,29(7):49-51.
10
杜靖.
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模式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09,30(5):23-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
于君英,任叶靖.
个体和组织层面因素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影响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24):194-196.
被引量:3
2
饶萍,吴青.
企业金融化、CEO学术背景与企业异质性创新[J]
.统计与决策,2021(7):174-177.
被引量:9
3
刘惠好,焦文妞.
银行业竞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10):56-67.
被引量:27
4
熊凯军.
研发补贴、非研发补贴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J]
.科学学研究,2023,41(1):181-192.
被引量:28
5
李震林,易世威.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基于调节效应的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43-57.
被引量:9
6
王军生,贠欣屹,薛勇.
企业金融化、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J]
.管理现代化,2022,42(6):38-48.
被引量:9
7
段军山,庄旭东.
金融投资行为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机分析与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2021(1):155-173.
被引量:243
8
霍映宝,徐莉,谭仲春.
广义最大熵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07,23(18):157-159.
被引量:4
9
刘世平.
基于油气勘探开发目标的技术创新驱动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2008(3):22-25.
10
吴天凤,郭险峰.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探讨[J]
.软科学,2009,23(2):54-57.
1
万君康,王开明.
论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期望理论[J]
.科研管理,1997,18(2):31-35.
被引量:26
2
刘晓芳.
人们能学会变得如经济理论假设中的那样理性吗?[J]
.信息空间,2003(11M):15-15.
3
高磊,刘鑫.
技术创新及其动力问题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6):46-46.
4
王春蕊.
市场结构及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8):108-108.
5
李存金.
产业集群品牌形成的四个基本机制[J]
.科技和产业,2011,11(8):1-4.
被引量:3
6
穆淼.
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5):153-154.
被引量:12
7
关于创新[J]
.中外企业文化,2012(2):11-11.
8
郭基勤.
期望理论与中国改革[J]
.网络财富,2009(10):70-71.
9
高明,刘淑荣.
自然资源集约利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
被引量:3
10
张晨芝,毛蕴诗.
技术创新动力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6):9-11.
被引量: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