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途径的探索———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从"静态留存"转向"活态保护"。在这一过程中,现代视觉媒体的参与可以弥补传统保护方式的不足。本文以三部动画电影《女娲补天》、《擒魔传》《画的歌》为例,探讨了口头传统类、表演艺术类以及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中的新途径。
作者
许思悦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动画电影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95
同被引文献
193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23
1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81
2
杨晓林,张静.
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综论[J]
.民族艺术研究,2016,29(2):133-141.
被引量:10
3
金柏松.
美术电影民族化探索的历史回顾[J]
.电影艺术,1988(4):39-42.
被引量:22
4
胡依红.
从《画的歌》看动画电影语言的突破[J]
.电影艺术,1984(6):44-46.
被引量:7
5
王家乾,苏大为.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J]
.电视研究,2013(4):71-73.
被引量:12
6
靳夕.
美术片的艺术虚构[J]
.电影艺术,1962(4):16-27.
被引量:18
7
杨利慧.
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20-26.
被引量:14
8
马立新,李攀.
论数字艺术生产义务的量变与质变[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4):117-129.
被引量:2
9
黄文山.
背负的抉择——“非遗”题材电影的表述研究[J]
.当代电影,2015(7):155-158.
被引量:6
10
张青仁.
社会动员、民族志方法及全球社会的重建——墨西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
.民族文学研究,2018,36(3):29-3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姜永兴.
壮族先民的祭祖圣地——花山崖壁画主题探索[J]
.广西民族研究,1985(2):61-67.
被引量:11
2
蒋廷瑜,邱钟崙,梁肇池,梁进葛.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8(9):25-34.
被引量:85
3
王克荣,蒋廷瑜.
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J]
.文物,1978(9):43-51.
被引量:63
4
莫稚.
广东清远发现周代青铜器[J]
.考古,1963(2):57-61.
被引量:27
5
陈汉流.
广西宁明花山崖壁上的僮族史迹[J]
.文物,1956(12):3-6.
被引量:4
6
杨成志.
广西壮族的古代崖壁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4):16-20.
被引量:11
7
梁庭望.
花山崖壁画——祭祀蛙神的圣地[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4):18-23.
被引量:30
8
童恩正.
试论早期铜鼓[J]
.考古学报,1983(3):307-329.
被引量:30
9
覃乃昌.
“秏”“糇”“膏”“ηa:i”考──兼论广西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及壮侗语民族对稻作农业的贡献[J]
.广西民族研究,1996(2):67-79.
被引量:6
10
覃剑萍.
壮族蛙婆节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88(1):70-73.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795
1
张青仁,杨慧云.
联结主义的文化实践:秘鲁皮坎特里亚遗产化进程的民族志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91-98.
被引量:4
2
毛巧晖.
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82-90.
被引量:10
3
肖陶荣,朱智伟.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以滇越铁路为例[J]
.新闻传播,2023(22):33-35.
被引量:1
4
贺少雅,朱霞.
高校的“非遗”保护实践及其启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传统节日仪式“非遗”研讨班为例[J]
.艺术与民俗,2020(2):61-67.
被引量:4
5
李英,赵晓晓,朱亚成.
西藏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文化内涵及保护路径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143-148.
被引量:2
6
石心玥.
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保护模式探析——以西泠印社对“中国篆刻艺术”的保护为例[J]
.西泠艺丛,2020(2):60-64.
7
杨欢.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新思路——以南京城墙为例[J]
.文化学刊,2021(4):29-32.
被引量:1
8
董小慧(文/图),吕艺璇(文/图).
新时代潍坊农民画艺术特征与文化产业价值研究[J]
.中国民族美术,2023(3):72-77.
9
梁清采.
论鲁迅处理“神话”和“传说”题材之异同——以女娲、羿、禹的形象刻画为例[J]
.上海鲁迅研究,2022(3):152-163.
10
卫景宜.
珠三角非遗咸水歌的知识产权介入保护[J]
.岭南音乐,2023(6):60-64.
同被引文献
193
1
葛全胜,钟林生,陆林.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1):1-10.
被引量:19
2
肖悦,丁文霞.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以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2):106-108.
被引量:5
3
吴俊,喇明英,徐学书.
关于长征文物遗存概念与范畴的再认识[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67-72.
被引量:14
4
牛光夏.
“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基于泰山东岳庙会的考察[J]
.民俗研究,2020,0(2):109-115.
被引量:21
5
李飞,邹统钎.
论国家文化公园:逻辑、源流、意蕴[J]
.旅游学刊,2021,36(1):14-26.
被引量:127
6
夏兴宇.
媒介融合视域下我国微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J]
.传媒论坛,2023,6(24):92-94.
被引量:4
7
陈媛,周全华.
红色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建构——以红色文化经典“红色娘子军”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31-137.
被引量:9
8
秦海鹰.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
.外国文学评论,2004(3):19-30.
被引量:495
9
高红,艾春明.
文化视野下的叙事和叙事学功能[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3-107.
被引量:6
10
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J]
.贵州社会科学,2008(11):21-25.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0
1
李靖.
神话的电影媒介化讲述与本体研究:以《女娲补天》为个案[J]
.西北民族研究,2021(3):68-81.
被引量:8
2
麦诺文,李蕊伶,葛娟,鲁宜杭.
文化遗产的“IP”数字旅游策划研究——以沙井蚝文化为例[J]
.旅游与摄影,2020(16):67-69.
被引量:1
3
钟骥,陈赛.
少数民族非遗视域下动画宣传片的创作研究——以《阿依的绣花针》为例[J]
.动漫研究,2024(1):152-158.
4
沈强.
写意精神在中国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9):176-178.
被引量:4
5
陈思琦.
关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与文化传承研究[J]
.长江丛刊,2019,0(31):68-68.
被引量:1
6
戚泞淑.
“双遗”保护语境下木偶融入武术课程研究[J]
.武术研究,2020,5(3):93-95.
7
刘影.
社会化媒体时代河南地方戏传承方式的转型[J]
.戏剧之家,2021(10):32-33.
8
刘华荣,杨涛.
“一塬两廊”视域下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研究[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21-27.
被引量:2
9
蒋莹莹,张君驰.
非遗“活态保护”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叙事策略[J]
.现代视听,2021(9):14-17.
10
杜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传承[J]
.中国民族博览,2022(6):165-167.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李霄.
长征公园建设背景下红色旅游新发展路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11):91-93.
被引量:1
2
宋蓓娜.
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分类保护机制研究[J]
.河北法学,2024,42(3):165-182.
被引量:3
3
宋湘绮,骆妍宇.
创意传播管理视角下《早安隆回》“热”的“冷”思考[J]
.北方传媒研究,2023(6):60-64.
4
宋璋.
非遗类题材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的有关探讨[J]
.声屏世界,2020(11):45-46.
被引量:1
5
贾志杰.
神话在有声读物中的知识性与艺术性呈现——以喜马拉雅FM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6):8-15.
6
祝鹏程.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5-19.
7
曹婧,李琳婧,郑冰倩.
探析中国风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体现——以《罗小黑战记》为例[J]
.大观(论坛),2022(3):72-74.
被引量:1
8
苏龙旭,宋岩峰.
二维动画动作设计对角色性格塑造的作用[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20):46-48.
被引量:1
9
李莹,靳晶.
水墨写意对国产动画美术语言的影响研究[J]
.丝网印刷,2023(5):103-106.
10
熊威,韩雨霏.
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4):16-23.
1
沈巧娜.
基于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山海经,2019(2):10-10.
2
张小鸥.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研究——以大连高校学生为例[J]
.当代音乐,2018(7):46-48.
3
王曦仪.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突围[J]
.中国文艺家,2018(12):22-24.
4
闫丽荣.
浅谈神话文体怎么教——以《女娲补天》为例[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8,0(11):40-41.
5
刘秋余,王丽君.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J]
.艺术研究快报,2018,7(4):67-71.
6
陈朵怡.
浅析千禧年后中国动画电影传承与发展[J]
.神州,2019,0(7):52-52.
7
朱军,苏小芳,石磊.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J]
.现代商业,2018(29):111-112.
被引量:1
8
张珊珊.
试分析民商法对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J]
.法制博览,2017(12):241-241.
9
周爱明.
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格萨尔》口头传统[J]
.民族学刊,2019,10(1):47-56.
10
刘杰.
浅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2018,16(26):201-201.
被引量:5
东岳论丛
201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