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冬小麦生产现状与增产潜力分析
出处
《新疆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15-15,共1页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付广辉.芝麻增产潜力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6):52-52.
-
2徐丽珍,周以贤.黑亚六号增产潜力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9(3):26-28.
-
3丁连军.津巴布韦膜下滴灌技术优势与增产潜力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7):228-229.
-
4王玉心,姜鸿明,牟春生,姜红,王江春.鲁麦14广适性及增产潜力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5,12(1):21-26. 被引量:3
-
5李跃东,侯守贵,林洪祥.辽宁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09(2):48-51. 被引量:6
-
6杨雪,陈砣.广西地区甘蔗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及增产潜力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75-75. 被引量:4
-
7赵虹,范和君.小麦新品种豫麦21号生育特性及增产潜力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1995,24(6):9-13.
-
8廖平安,靳文奎,郭春强.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分析[J].作物杂志,2002(6):16-17. 被引量:7
-
9武向良,胡有林,马超,朱玉成.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二五”增产潜力分析[J].农业展望,2011,7(4):32-35. 被引量:9
-
10李泽能.烟后玉米增产潜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1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