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被引量:2
出处
《节能》
2002年第4期3-5,共3页
Energy Conservation
同被引文献3
-
1刘道平,马博,李瑞阳,陈之航.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2,18(1):1-9. 被引量:36
-
2王毅波.21世纪理想的能源—氢能[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3,19(2):63-68. 被引量:18
-
3申洪,王伟胜,戴慧珠.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极限[J].电网技术,2003,27(11):60-63. 被引量:115
二级引证文献285
-
1沈青文,程若发,付鑫.一种计及脆弱性指标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J].电力建设,2020,41(3):54-61. 被引量:5
-
2李青芸,李兴源,魏巍,巫柯.应用于微网的不间断电力变电站功率协调策略[J].四川电力技术,2008,31(6):11-15.
-
3陆洋,徐晔,张琪,王海杰.PEMFC分布式发电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技术,2007,8(1):50-54. 被引量:1
-
4李碧君,方勇杰,杨卫东,徐泰山.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6(4):52-59. 被引量:76
-
5周念成,周颖,池源,王强钢.新能源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正负效应综合评估[J].中国电力,2012,45(7):62-67. 被引量:13
-
6郭刚,刘觉民,鲁文军,郭素芳,李翔.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实现与发展[J].自动化博览,2011,28(S2):289-294.
-
7赵平,严玉廷.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影响的研究[J].电气技术,2009,10(3):41-44. 被引量:87
-
8张虎.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科技,2005,25(6):25-27. 被引量:11
-
9方武,张虎.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物中的应用探讨[J].安徽建筑,2005,12(5):159-159. 被引量:4
-
10田浩.PEMFC分布式发电的适用性仿真分析[J].电源技术,2006,30(10):806-809.
-
1施海峰.35吨抛煤机锅炉改层燃炉再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冶金,2006,26(1):23-23.
-
2刘文龙,杨振东,刘素娟.京津秦太阳能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96-96. 被引量:1
-
3徐明君.先行一步天地宽[J].江苏企业管理,2013(8):12-12.
-
4刘松柏.光伏产业 加快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J].国际技术装备与贸易,2010(4):10-11.
-
5李志合,易维明.生物质能源利用及发展[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0,14(4):34-38. 被引量:20
-
6刘新海.船用柴油机和气体发动机发展综述[J].柴油机,2016,38(2).
-
7陈维新.锅炉设计制造安装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4(11X):3-3.
-
8张佳立.德州市太阳能开发利用情况分析[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10):2-4.
-
9董文阳.浅析锅炉制造与维修中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5,0(12):178-178.
-
10杨重光.关于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产市场,2006(1):8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