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新政”:一场真正的法律革命
被引量:
1
'New Policy'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 Real Law R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法制现代化历史进程角度看 ,清末“新政”既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改革运动 ,同时又引发了中国法制由传统中华法系向西方大陆法系的深刻转换 ,把中国法律史的轨迹根本地改变了 ,因而堪称一场真正的法律革命。
作者
朱勇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44-48,共5页
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清末新政
法律革命
中法法系
大陆法系
历史进程
分类号
D929.5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屈春海.
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族司法制度之影响[J]
.历史档案,2001,14(2):120-125.
被引量:7
2
公丕祥.
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
.江苏社会科学,1994(6):25-30.
被引量:17
3
谢振民 编著张知本 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M].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宣统政纪》卷28
2
《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卷首,第2页
3
[2]《光绪新法令》第一册、第二册.
4
《康熙会典》卷一,宗人府.
5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下称一史馆)宪政编查馆档案,卷52.
6
[10]一史馆藏宗人府档案,刑罚类,卷649、1721.
7
《宗室觉罗律例》卷上.
8
[法]勒内·达维德 著,漆竹生.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
22
1
侯强.
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以1840至1928年中国法制现代化为研究中心[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60-64.
2
孙建.
清末法制改革的历史意义[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39-42.
被引量:1
3
侯强.
十年来中国法制现代化研究观点综述[J]
.政治与法律,2002(3):108-112.
被引量:2
4
王永进.
清末法制改革与法制近代化[J]
.社会科学家,2005,20(3):175-178.
被引量:1
5
陈运香.
“一”意深远——汉英数字“一”的哲学文化蕴含探析[J]
.社会科学家,2005,20(3):179-181.
被引量:7
6
谭志云.
1979年以来中国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江海学刊,2005(4):155-162.
被引量:2
7
陈伯礼,郑凌,何敏.
从法社会学角度看继受过程中的中国法治[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104-107.
被引量:3
8
李细珠.
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4):77-89.
被引量:1
9
刘雪斌,李拥军,丰霏.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5):3-36.
被引量:31
10
赵亚鲁.
领事裁判权对晚清中国法律运行的影响[J]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4):40-43.
同被引文献
41
1
徐忠明.
试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研究范式之转变[J]
.北大法律评论,2001,2(1):216-238.
被引量:7
2
陈晓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透视[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6):33-36.
被引量:18
3
王立民.
论清末审判方式的改革[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4):50-57.
被引量:3
4
夏锦文,秦策.
民国时期司法独立的矛盾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1999(5):54-60.
被引量:8
5
朱昆.
《大清新刑律》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动[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84-86.
被引量:7
6
曹成建.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公司法》的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2):120-127.
被引量:1
7
刘广安.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J]
.中外法学,1997,9(3):3-12.
被引量:22
8
吴世宦.
论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兼与孙国华同志商榷[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3):81-87.
被引量:3
9
张宗厚.
法学研究中的多维视野方法[J]
.法学,1986(8):16-19.
被引量:3
10
许显侯.
论比较法学与法制史研究[J]
.政法论坛,1986,4(2):49-5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谭志云.
1979年以来中国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江海学刊,2005(4):155-16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昕杰.
“中国法的历史”还是“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09(4):86-91.
被引量:25
2
刘昕杰.
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与素材的再思考[J]
.法律史评论,2009,2(1):192-206.
1
公丕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J]
.中国检察官,2015(21).
2
胡志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制思想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3):13-21.
3
阿计.
通向正义之路 ——《刑事诉讼法》修订、执法实录(下)[J]
.政府法制,1999,0(2):4-9.
被引量:1
4
公丕祥.
建国之初的司法制度[J]
.江海学刊,2004(4):105-113.
被引量:3
5
国内知识产权(版权)公权私权属性的争论[J]
.出版发行研究,2006(8):67-67.
6
李萱,江山.
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法律革命[J]
.中国发展,2002,2(4):29-36.
被引量:1
7
蔡守秋.
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之要旨[J]
.东南学术,2005(5):155-156.
被引量:9
8
公丕祥.
二十世纪中国的三次法律革命[J]
.中外法学,1999,11(3):14-22.
被引量:20
9
夏锦文.
当代中国法律革命的动力[J]
.法学评论,2001,19(2):25-35.
被引量:12
10
刘爱军.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J]
.法学论坛,2006,21(2):17-21.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