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方法 ,病理组织学与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较准确的测定方法。幽门螺杆菌是胃疾患的重要致病因子 ,与胃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 ,其次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应用中药制剂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优于西药。参考文献
作者
陶汉华
杨庆臣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莱芜市中医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0-383,共4页
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病
相关研究进展
检测方法
治疗方法
综述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378.9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4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6
1
陈灏珠.内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4.
2
郭贵海,王崇文.
中药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3):178-178.
被引量:1
3
殳红进,戈之铮,向祖琼,刘颐,任伟平,萧树东.
四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的评价──病理组织学、血清学、^(13)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J]
.中华消化杂志,1998,18(5):260-262.
被引量:39
4
朱惠芳,厉兰娜,江汉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2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4):244-244.
被引量:7
5
陈泽民.治疗慢性胃炎体会[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267-267.
6
周德端,徐州,段国勋.
幽胃康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1):6-9.
被引量:12
7
姚希贤,蒋树林.
灭幽门螺杆菌胶囊结合低剂量标准三联法治疗慢性胃炎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3):131-133.
被引量:21
8
朱人敏,路又可,王琳.
唾液、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J]
.中华消化杂志,1997,17(6):342-344.
被引量:6
9
张万岱.
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118.
被引量:387
10
汪先恩,李鸣真,叶望云,高德胜,黄光英.
幽门螺菌与胃疾病[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3):182-18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吴恒中,吴全明.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关系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9):4-5.
被引量:10
2
王瑛,杨小华,段国勋,徐州,梁凤玲,周德端.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痛辨证分型的关系[J]
.泸州医学院学报,1993,16(1):39-41.
被引量:2
3
姚希贤.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208-210.
被引量:37
4
吴志伟,李建平,何金海,江志红.
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J]
.科学通报,2006,51(14):1717-1724.
被引量:97
5
Liu Xinguang,Jia Boqi.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irstTeaching Hospital,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l00034.
低剂量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1996,16(4):192-195.
被引量:36
6
萧树东,刘文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J]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4):219-220.
被引量:19
7
李益农 萧树农 等.慢性胃炎的诊治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1983,22(5):257-262.
8
刘新光 贾博琦.低剂量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内科杂志,1992,12(8):407-407.
9
Li C,J Clin Pathol,1995年,48卷,662页
10
路又可,临床检验杂志,1994年,12卷,增刊,60页
共引文献
549
1
郭鹃.
得必泰联合奥美拉唑与奥硝唑治疗溃疡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6):468-468.
2
张八和.
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短程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8):740-741.
3
张维丰.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0).
被引量:7
4
张玉亮,陈华东,薛松.
自拟杏林和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观察[J]
.海军医学杂志,2000,21(2):155-156.
被引量:3
5
阳媚,毛树章.
Advances in TCM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Gastropathie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um[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0,20(2):152-157.
6
宋宝辰,李宁,周培兰,孙常春,李建波,董峰,王培利.
得必泰联合奥美拉唑、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1):16-17.
被引量:4
7
王少墨.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菌相关性胃病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2,1(6):32-36.
8
于利凌,吴淑芹,王艾丽.
固相酶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及其临床应用[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3,0(1):53-58.
9
吴端龙,林秋荣,楼有建,卓志强.
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03,5(1):51-52.
被引量:8
10
付相义,徐中春.
西藏高原血清抗HpIgG测定与胃粘膜Hp检测的比较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1999,9(1):46-47.
同被引文献
13
1
刘军仕,谢建祥,杨香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
.中医杂志,2003,44(11):872-874.
被引量:11
2
于鹰,路广晁.
从湿热探讨HP相关性胃炎的病机及用药[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649-651.
被引量:14
3
王静宇,王东芳,张立营,刘淑云.
三黄汤治疗幽门螺旋菌相关性慢性胃炎[J]
.四川中医,1993,11(11):27-28.
被引量:8
4
王绪霖,缴稳玲,吕宗舜,杨恕,陈桂芳.
抑制幽门螺旋菌中药的初步筛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34-536.
被引量:351
5
冯承水,陶可胜.
清热和胃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80例[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6):21-23.
被引量:2
6
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2007年8月庐山)[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0):652-656.
被引量:103
7
冯莲君,延文.
幽门螺杆菌与胃脘痛中医分型的关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105-106.
被引量:68
8
陈岚,周镇苏,黄全华,漆德芳.
清幽片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根除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3):168-169.
被引量:10
9
陆为民,单兆伟,沈洪.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药治疗对策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4):232-233.
被引量:34
10
张万岱,徐智民.
幽门螺杆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6):374-379.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马晓兰,陶可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3):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高峰,郭静.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6):864-866.
被引量:4
2
罗红,黄贵华,林华胜.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对比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9,41(5):46-49.
被引量:4
3
易惺钱,敖梅英,陈晓凡,王立,乐毅敏.
从正邪两端浅析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制[J]
.中医药通报,2021,20(5):28-31.
被引量:6
1
尤长乐,黄彩云,杨新星.
急性重症胰腺炎86例临床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1):52-54.
2
徐静茹.
尿酸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150-151.
3
段文芳,刘飞.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119-120.
被引量:6
4
周海星,陈灵敏,邹晓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22-1822.
5
方立梅,丛永凤,郭丹丹.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评估[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4):128-128.
6
梁健,覃黎葵,邓鑫,吴发胜,安永辉,李璇.
中医药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1):20-23.
被引量:11
7
李晶,范亚兰.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证候诊治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57-958.
被引量:16
8
赵可辉,刘翠红,艾阳平.
天麻钩藤饮加黄芪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30例[J]
.陕西中医,2010,31(6):664-666.
被引量:8
9
邢小阳,邢文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2011,27(2):25-25.
被引量:3
10
武治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J]
.甘肃医药,2014,33(4):265-267.
被引量:6
山东中医杂志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