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4期53-53,54,共2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17
-
1苗雅丽,姚亚平.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104-105. 被引量:3
-
2孙连栋,李晓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21(32):49-50. 被引量:8
-
3杨秀芹.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19):22-24. 被引量:16
-
4廖益.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2):16-18. 被引量:9
-
5张晓峰.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5):52-55. 被引量:30
-
6侯玉印.论科教兴国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1998,6(4):103-107. 被引量:3
-
7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J].教育研究,1996,17(12):58-61. 被引量:42
-
8林海宏.论职业教育的定位与政策导向的关系[J].成功,2009(5):245-246. 被引量:1
-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决策咨询,1999(3):6-11. 被引量:68
-
10杨国祥.高职高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3):44-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9
-
1陈丹.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刍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1-32. 被引量:5
-
2刘娟.创新专业设置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建筑经济,2008,29(S1):344-346. 被引量:5
-
3曾慧萍.关于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99-102. 被引量:2
-
4苗雅丽,姚亚平.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104-105. 被引量:3
-
5何学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7,5(14):141-142. 被引量:5
-
6姜慧,殷惠光.工程造价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6):70-72.
-
7郭维儿.浅论高职高专的创新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12):13-14.
-
8徐东,陈洪,徐翠微.高职高专印刷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6):47-48. 被引量:6
-
9陈红,江轶.浅谈财会电算化专业会计模拟实训[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B12):71-73. 被引量:7
-
10侯玉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三个定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178-18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97
-
1殷丽娟.浅析提升机械识图课堂教学的策略[J].南国博览,2019(8):376-376.
-
2张黎.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模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89-90. 被引量:2
-
3赵新亚,杨永生.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农业,2008(10):16-17. 被引量:1
-
4张凡.论如何提高建材实验教学质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118-120. 被引量:2
-
5曾慧萍,李莉.基于市场行动力培养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探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2-45.
-
6于葵.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4):62-63.
-
7李睿.如何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7):60-60.
-
8马丽英.关于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73-76.
-
9卞燕,吴萍.北京市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内容设计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8):58-60. 被引量:1
-
10周熠.提升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社会服务能力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239-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