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为指导 ,与时俱进 ,通过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政工队伍建设等形式 ,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作者
袁明英
机构地区
泰安师专
出处
《泰安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Taian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
素质教育
“三个代表”
德育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赵立英,喻峰.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J]
.外国教育研究,1998(6):46-50.
被引量:11
2
江泽民.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4(Z1):3-4.
被引量:107
共引文献
116
1
姜家生.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
.当代经济,2007,24(4):56-57.
被引量:1
2
汤建荣.
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刍议[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S1):4-7.
被引量:1
3
李燕萍.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启示[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S1):1-4.
被引量:4
4
姚惠敏.
对江泽民创新教育的思考和认识[J]
.唐都学刊,2001,17(S1):25-27.
5
焦方红.
试论21世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J]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31-33.
6
姜朋.
论邓小平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共同特点[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2,18(3):13-15.
7
王晓虹.
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影响及对策刍议[J]
.西部法学评论,2001(4):91-94.
8
张丽云.
文化全球化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2):39-40.
被引量:1
9
冯光伟.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师的论述[J]
.学习月刊,2007(8):21-22.
被引量:1
10
张丹.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2):75-79.
被引量:14
1
李世芬.
论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2):51-53.
被引量:5
2
张春.
提高"两课"教师的职业技能 发挥"两课"在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4):15-17.
3
邬艳霞,刘芝.
强化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2001(10):70-71.
4
周雄文.
实施“四位一体”育人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2002,7(4):64-68.
被引量:2
5
朱静娜.
“两课”教师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5(2):80-81.
被引量:1
6
孙波,王雄,钱均.
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搞好五个结合[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2,0(2):9-9.
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03(2):33-34.
8
陈烈荣.
对大学生必须进行“三个代表”思想的灌输[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7):11-12.
9
李天怀.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2,8(S2):1-1.
10
张继伟.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依据[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4):72-73.
被引量:2
泰安师专学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