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介绍
被引量:49
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352-35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参考文献5
1 Prochaska JO,Diclemente CC,Norcross JC.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American Psychologist.1992
2 Velicer W F,Weinstock M A.Distribution of smokers by stage in three representative samples[].Preventive Medicine.1995
3 Glanz K and Lewis FM.Stages of change in adopting health diets: fat, fiber, and correlates of nutrient intake[].Health Education.1994
4 Elder JP,Ayala GX,Harris S.Theories and intervention approaches to health-behavior change in primary care[].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1999
5 Jensen MP,Nielson WR,Romano JM,et al.Further evaluation the pain stages of change questionnaire : is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 useful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Pain.2000
同被引文献567
1 陶丽丽,严李嫣然,齐智,李书明.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3,39(5):398-403. 被引量:3
2 姜玉培,甄峰,孙鸿鹄,王文文.健康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J] .地理研究,2020,0(3):570-584. 被引量:55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80. 被引量:2078
4 程小虎,卢标.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2):44-47. 被引量:20
5 荘弢,谷渊,王晓丽,谷晶.知识、干预、行为改变三者关系的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2):226-226. 被引量:8
6 常生,陈及治.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9):69-73. 被引量:36
7 刘志田,张庆复,陈玉华,刘秀玲.关于运用格林模式开展健康教育的综述报告[J] .中国健康教育,1997,13(9):42-43. 被引量:1
8 虞江萍,冯福建,王五一,雒昆利,陈代忠,白广禄,李跃,郑来义,白爱梅,李英.燃煤氟中毒地区民用高氟煤的氟释放规律[J] .环境科学,2004,25(5):43-46. 被引量:8
9 夏庆华,马骁.医学生艾滋病认知调查及选修课干预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3):400-402. 被引量:23
10 汪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291-293. 被引量:231
引证文献49
1 刘娟.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伸护理网络平台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0(11):1641-1645. 被引量:2
2 孔浩南,胡俊峰.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5(3):219-222. 被引量:27
3 张雪芹.体育锻炼行为和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嫁接[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5):49-51. 被引量:8
4 杨廷忠.艾滋病危险行为的扩散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3):264-269. 被引量:22
5 黄江涛,唐立新,王奇玲,马春杰,庄嘉明,范双喜.供精人群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查[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0):929-929. 被引量:3
6 任贵莲,南风鸣.健康教育对城市妇女饮食习惯的干预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27):4-5.
7 岛屿,宋秋实,陈思礼.少数民族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效果评估[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87-4489. 被引量:1
8 范旭东,秦春波.锻炼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1):110-113. 被引量:5
9 石文惠.新形势下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 .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393-394. 被引量:6
10 邱亚君.休闲体育行为变通策略的探索性研究[J] .体育科学,2011,31(7):8-16.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396
1 徐新如.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1(4):593-594. 被引量:4
2 陈丹,徐文敏,陈海珠,林玉芸.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综合康复护理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0(9):1288-1290. 被引量:7
3 刘冰,许小红.TTM的整合式护理干预对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围手术期血压变化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34):42-44. 被引量:3
4 严锋,林丽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接受格林模式干预的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9):76-79.
5 刘高峰,崔青,王立娟,韦琳,徐军辉,董笑阳,赵新洁,热汗古丽,许倩.新疆阿拉尔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心理月刊,2024(2):214-216.
6 贺冬梅,郭少聃,刘治秀.动机式访谈干预技术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J] .心理月刊,2021(20):224-226.
7 马苗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 .心理月刊,2021(13):189-190. 被引量:1
8 王俊青.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2021(8):213-214. 被引量:8
9 刘小禹,毛军,陈志军.基于跨理论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J] .体育视野,2022(18):13-16.
10 左必军,施伟红.社区临床药师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合理率的影响探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0(S02):40-42. 被引量:5
1 林桦,胡永善.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治疗[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6):541-544. 被引量:2
2 陈春丽.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在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1):52-54. 被引量:26
3 孟秀云,姜立萍.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249-2252. 被引量:10
4 孙柳,苏春燕,唐雯,鲁新红.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40-643. 被引量:51
5 李吉祝,潘淑先,宋丽娜,李盛书,张宪增.简述神经症性障碍的现状与展望[J] .四川精神卫生,2010,23(3). 被引量:3
6 刘贵浩,郭丽.自杀成因的理论模式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5(4):221-224. 被引量:5
7 何跃,刘莹,贺昕.胆碱酯酶抑制剂在痴呆中的治疗策略[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910-1911. 被引量:2
8 宓忠祥,刘松怀,祁长凤.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康复策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97-99. 被引量:35
9 陆皓,乔够梅,张晓丽,李娟,汉瑞娟.跨理论模型在高原部队官兵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5):39-41. 被引量:5
10 李炳全,王新民.人性观与心理治疗理论模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之比较[J] .医学与哲学,1999,20(10):46-48.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