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处理造纸废水的生化物理法
被引量:
11
Bio-physics Process Treatment of Wastes in Paper-m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卡鲁塞尔氧化沟为主体的生化物理法处理造纸废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其使用效果进行了介绍。生化物理法是一套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具有性能可靠 ,设备简单 ,运行费用较低等特点 ,特别适合中小型造纸企业的污水处理。
作者
刘晓华
黄俊
机构地区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染化系
出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生化物理法
氧化沟
废水处理
分类号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3
1
谢澄,陈中豪,疏明君,李友明.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的研究[J]
.中国造纸,2002,21(2):27-30.
被引量:9
2
崔军,赵世君.
日照木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艺设计[J]
.中华纸业,2001,22(11):23-26.
被引量:1
3
胡宗渊.
关于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华纸业,2001,22(10):6-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阙秋妮,陈中豪,邓耀杰.
浅述漂白废水中的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理[J]
.广东造纸,1999(1):18-2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8
1
赵盾,李群.
制浆中段废水治理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湖北造纸,2007(3):30-33.
2
曹玉成,王平,常银子.
废水处理生物流化床中载体选择的研究进展[J]
.青海环境,2004,14(4):158-161.
被引量:8
3
陈壁波,李友明,陈常晓,宋晶,李新生.
制浆中段废水污染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J]
.黑龙江造纸,2005,33(4):14-16.
被引量:8
4
李枝玲,丁玉.
生物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8,28(1):18-21.
被引量:8
5
付志敏,张玉高,党志,汪晓军.
生物流化床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现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1):161-165.
被引量:3
6
李检.
制浆含氯漂白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湖北造纸,2011(3):40-43.
被引量:2
7
李检.
制浆含氯漂白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广西轻工业,2011,27(9):39-41.
8
张陶芸,侯宝勤.
污泥特性与处理[J]
.西南造纸,2003,32(2):27-2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35
1
吴忆宁,刘士锐,任南琪,张颖.
臭氧化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394-397.
被引量:12
2
唐其铮.
用物理化学处理法回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废水[J]
.国际造纸,2004,23(4):12-14.
被引量:6
3
刘德启,汪守建,江飞.
均相亚甲基蓝光敏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4,30(5):273-275.
被引量:5
4
仲伟刚,王允洪,王静,高继民.
降低草浆碱回收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新设计理念 制浆清洁生产工艺与废液生化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J]
.中华纸业,2004,25(11):52-54.
被引量:2
5
王林竹,王闻伟.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应用评述[J]
.包钢科技,2004,30(5):16-19.
被引量:9
6
张爱萍,秦梦华,徐清华.
漆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造纸学报,2004,19(2):161-165.
被引量:11
7
曲有杰,陈捷,丁永生,公维民.
天然高分子改性阳离子絮凝剂的性能[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30(4):47-50.
被引量:7
8
王志杰,杜敏.
超声波技术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
.纸和造纸,2005,24(1):74-76.
被引量:19
9
王裕金,白斌,高莉.
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废水[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2):35-36.
被引量:11
10
王晖,符斌.
造纸废水处理方法现状及展望[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23(2):21-24.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
11
1
胡涛,陆梅芳.
造纸废水的处理研究[J]
.天津造纸,2005,27(3):25-29.
被引量:1
2
欧阳荟,宋碧玉.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造纸,2005,24(7):48-52.
被引量:22
3
胡涛,陆梅芳.
造纸废水的治理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10):14-16.
被引量:9
4
楚广诣,胡力华,刘莉,冯晓静.
制浆造纸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J]
.西南造纸,2006,35(5):15-17.
被引量:5
5
陈秀玉.
造纸废水处理方法浅议[J]
.中小企业科技,2007(07X):188-189.
被引量:1
6
楚广诣,胡力华,刘莉,冯晓静.
造纸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造纸,2007,35(3):30-33.
被引量:4
7
鲍先立,林佩静,关洪亮,李庆新,余训民.
“氧化·脱色·絮凝”协同处理造纸废水[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7):116-118.
8
丁晓丽,杨斌,王磊.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现状[J]
.湖北造纸,2013(1):41-45.
被引量:1
9
丁晓丽,杨斌,王磊.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现状[J]
.天津造纸,2013,35(2):29-33.
被引量:4
10
陈得重.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云南化工,2018,45(3):177-178.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王毅,李师.
Fenton处理工艺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0(1):38-41.
被引量:3
2
冯雷雷.
基于UASB反应器的造纸废水处理分析[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22,41(4):61-64.
被引量:1
3
曹娴,王国成.
EM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上的应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111-113.
被引量:12
4
王华,冯晓蕾,李丽.
梯级混凝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283-286.
被引量:1
5
杨丽芳,朱树文,徐晓军,周清.
锅炉烟道气循环酸化/氧化沟处理竹浆造纸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0):69-72.
被引量:3
6
彭万喜,李凯夫,范智才.
尾巨桉木片水抽提物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造纸学报,2006,21(4):11-13.
被引量:10
7
陈秀玉.
造纸废水处理方法浅议[J]
.中小企业科技,2007(07X):188-189.
被引量:1
8
傅妍芳,马邕文,万金泉.
制浆造纸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1):111-113.
被引量:6
9
李建文,詹怀宇.
助剂及新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
.黑龙江造纸,2007,35(3):24-27.
10
曾斌,李庆新,余训民,胡立嵩.
絮凝-生化-吸附法处理稻草造纸废水[J]
.江苏环境科技,2007,20(A02):23-25.
被引量:2
1
吴晓波,杨发明.
中小型造纸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6,16(6):24-28.
2
薛红英.
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回收利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4):10-10.
被引量:3
3
侯彤梅.
充分利用中段废水是中小型造纸企业节水的有效途径[J]
.浙江造纸,2004,28(4):23-26.
4
郝晨阳.
高度自动化的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系统[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6(3):38-38.
5
马同森.
复合净水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1996,9(1):37-39.
被引量:13
6
陈研,倪青松,刘兴艳,柏杉杉.
浅议系统论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09(21):246-247.
7
华光辉,张波.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J]
.给水排水,2000,26(12):1-4.
被引量:115
8
郑上闽,孙进生.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23(2):42-47.
被引量:3
9
前导.
零排放生物纸浆生产技术研究成功[J]
.农产品加工,2009(5):45-45.
10
沙耀方,王刚.
利用红泥和废硫酸制备FAC净水剂[J]
.环境技术,2004,22(2):42-43.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