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变单纯的专业教育为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出处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
参考文献13
-
1吴常信.关于优质鸡育种与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0):5-6. 被引量:17
-
2孙鹃,简承松,刘俊凡.现代肉鸡业的发展与展望[J].贵州畜牧兽医,2004,28(6):9-11. 被引量:3
-
3刘景,李忠荣,冯玉兰.优质鸡肉质的特点及其评定方法[J].福建畜牧兽医,2004,26(6):21-22. 被引量:12
-
4周初霞,李广新,杜红芳.优质肉鸡种质资源和利用概述[J].饲料广角,2004(13):40-41. 被引量:7
-
5黄涛,陈喜斌,刘华贵,徐淑芳.鸡肉风味品质的评定指标(体系)研究[J].肉类工业,2004(4):32-36. 被引量:32
-
6张细权,何丹林,张德祥,梁少东.优质鸡的肉质研究和肉质评价[J].山东家禽,2003,16(10):3-5. 被引量:52
-
7陈宽维,李慧芳,张学余,陈国宏.优质鸡肌肉品质与育种方向的研究[J].山东家禽,2002,15(7):3-6. 被引量:20
-
8肖千钧,蒋隽,燕海峰,许镇尧,肖兵南,吴晓林.几个鸡种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J].湖南畜牧兽医,2001(6):3-4. 被引量:7
-
9张德祥,张细权,宋焕禄.优质鸡育种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家禽,2001,23(23):15-17. 被引量:8
-
10张细权.优质鸡育种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2):10-1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52
-
1刘风民,李同树,井文倩,曲江鹏.鸡肉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及其嫩度比较[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6):17-17. 被引量:21
-
2刘风民,李同树,郭峰.形成禽肉风味的化学反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3):24-26. 被引量:4
-
3李东.优质肉鸡育种问题探讨[J].中国家禽,2000,22(9):1-2. 被引量:4
-
4陈启荣,卢锡添,冯宝勤.石岐鸡的等级区分与优质鸡一词来因[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6(5):12-14. 被引量:5
-
5马鸿胜,牛庆恕,杨笃宝,王振勇,吴玉泉,岳永生,谷凤柱.鸡肉品质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8(1):13-20. 被引量:67
-
6邱祥聘.中国家禽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107-134.
-
7黄凡美 周勤宣 等.我国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研究--秦和鸡肉品质的研究[J].家禽,1984,3:31-36.
-
8成泳良 吴晓林 等.乌骨鸡不同组织氨基酸含量测定[J].中国家禽学报,2000,4(1):40-41.
-
9吴晓林 项可宁.优质三黄鸡育种之羽速基因利用第四届优质肉鸡的改良生产及发展研讨会论文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47-57.
-
10孙叔侠 等.黄羽鸡风味特性初探[A]..大陆台湾香港优质肉鸡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154-158.
共引文献210
-
1王志耕,吴广全,李绍全.皖西白鹅肉用性能的研究[J].肉类工业,2001(z1):48-50. 被引量:4
-
2游二庆.我国土种蛋鸡育种及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9):51-53.
-
3程天德,戴必胜,梁延省.不同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肉质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4):123-126. 被引量:8
-
4李慧芳,陈宽维.不同鸡种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3):9-11. 被引量:28
-
5江新业,宋焕禄.鸡肉香味成分研究新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5,30(3):40-46. 被引量:8
-
6李秋玲.梅花鹿肉营养价值及肉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经济动物学报,2005,9(1):54-56. 被引量:24
-
7冯仁勇,罗辉.我国地方鸡肉质性状的研究及展望[J].畜禽业,2005,16(4):16-18. 被引量:2
-
8李慧锋,李俊英,姜润深,杨宁.不同杂交组合肉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4):17-18. 被引量:4
-
9王志祥,马秋刚,关舒,计成.地方鸡种固始鸡与快大型肉鸡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3):48-51. 被引量:18
-
10许美解.湘黄鸡实施产业化开发与保种的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4):332-3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
-
1夏泳,葛丹丹,袁媛,刘晓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8):29-33. 被引量:1
-
2夏泳,葛丹丹,袁媛,刘晓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4):41-44.
-
3张抒涵,陈永进,李璇,禹芊,邹满金.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及实证分析——以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教育进展,2024,14(11):831-838.
-
1冯胜男.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107-107. 被引量:2
-
2易华容.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5):100-101.
-
3杨文彪.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考试周刊,2014(16):183-184.
-
4刘新卯,赵广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综合素质教育[J].河北教育,2004(6):38-39.
-
5鲁显玉,滕文忠.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学术探索,2012(12):160-162. 被引量:2
-
6张利,袁亚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加强高校的素质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58-59.
-
7刘文丰.素质教育略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83-84.
-
8郑兴.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卷宗,2011(9):85-85.
-
9郭立珍.小学语文教与学之浅见[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6):24-24.
-
10韦建平.知识经济:呼唤高校综合素质教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