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常回家看看”条款:缺陷及其完善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常回家看看"条款的缺陷是:规范要素不完整,条文表述模糊与规则的实效性不强。"常回家看看"条款法律责任要素的完善不仅可借鉴传统民事、行政抑或刑事责任,且可移植经济法责任中的"声誉罚";条文模糊性缺陷则可通过司法案例的梳理进而提炼与归纳能够指导司法实践参考因素这一路径予以完善;而"常回家看看"条款实效性的提高则需依赖于精神赡养案件审理与执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 杜乐其 黄燕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FX013) 负责人刘同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SH067) 负责人石宏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820076)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FXD016) 负责人牛玉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范传贵.误读“常回家看看”淹没立法真实价值[N].法制日报.2013-07-04.
  • 2乔新生.如何看待道德伦理法律化[N].人民法院报,2012-07-12.
  •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4[美]博登海默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80.
  • 5杨立新.“常回家看看”条款的亲属法基础及具体适用[J].法学论坛,2013,28(6):99-107. 被引量:34
  • 6卢秋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J].法学评论,2010,28(2):20-26. 被引量:25
  • 7聂敏宁.79岁母亲状告同城女儿赡养不力[N].人民法院报,2013-07-25.
  • 8刘吟秋.八旬老父诉请女儿"常回家看看"获支持[N].人民法院报.2013-12-29.
  • 9李志刚.调制受体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构[J].法学,2007(6):90-98. 被引量:13
  • 10智敏.精神赡养:道德义务还是法律责任,全国首例法院判决支持精神赡养案引出的争议[N].工人日报,2007-12-10.

二级参考文献33

共引文献196

同被引文献153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