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鲜奶吧老酸奶品质指标的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对鲜奶吧老酸奶的重要质量指标如大肠杆菌数量、乳酸菌数量、蛋白质含量及酸度进行检测分析,评价老酸奶的品质。结果发现鲜奶吧老酸奶的酸度低于最佳值,但乳酸菌数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
王建刚
王庆忠
机构地区
潍坊学院
出处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2-93,共2页
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基金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201301011)
关键词
老酸奶
乳酸菌
蛋白质含量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郭本恒.益生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10]郭本恒.现代乳品加工技术丛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黄秀梨,辛明秀.微生物学试验指导[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谢继志,肖宏彬.
酸奶中乳酸菌数及酸度的检测与评价[J]
.中国乳品工业,2002,30(1):22-25.
被引量:103
5
宁娜,马嵩川,刘方菁.
市售常见酸牛奶的五种重要质量指标的检测与评价[J]
.饮料工业,2010,13(12):5-7.
被引量:1
6
刘箭.生物化学试验教程[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谢继志 范立冬 等.液态乳制品种学与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67-268.
2
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S],2004.
共引文献
103
1
朱奇,陈彦,陈坤,于瑞娟.
“米邦塔”仙人掌酸乳的研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2):144-146.
被引量:6
2
华宝珍,杜昭平,马成杰.
原料乳中抗生素的检测及其对酸乳发酵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44-146.
被引量:2
3
冯敏,刘晓辉,李剑梅.
猕猴桃酸乳的研制[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4):61-61.
被引量:1
4
刘变芳,樊明涛,金丹.
"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B11):83-86.
被引量:18
5
朱奇,陈彦,陈坤,吴玉厚.
仙人掌酸奶的开发[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5,27(1):19-21.
6
李瑜青.
论德治对法治文明的精神功能[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12(1):69-74.
7
方祥,王琳,游丽娜.
荔枝汁共发酵酸乳生产工艺的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4):127-130.
被引量:8
8
冯敏,陈杰.
蔬菜汁发酵乳生产工艺[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2):110-110.
被引量:3
9
崔蕊静,张梅申,刘绍军,刘秀凤.
无腥大豆中加入银耳浸提液生产酸豆奶的工艺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158-161.
被引量:9
10
李秀凉,雷虹,葛菁萍,平文祥.
酸奶粉冲调复原性的探讨[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0):112-11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娟,王广英,葛杰.
搅拌型酸牛奶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J]
.中国乳品工业,2005,33(2):62-64.
被引量:4
2
顾瑞霞.乳与乳制品的生理功能特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于海平.酸奶的饮用及保健作用[J].中外健康摘要,2011(35):52-5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酵乳:GB 19302—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7—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413.3—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8
宗宪峰.
酸奶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4(9):60-61.
被引量:93
9
温建新,刘强,朱霞,单虎.
不同品牌酸奶活性乳酸菌的检测[J]
.山东畜牧兽医,2009,30(5):5-7.
被引量:1
10
董开发,徐明生.
酸奶的营养保健作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6(2):33-3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
1
刘昭,李小琪.
5种市售品牌酸奶质量指标的检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87-89.
被引量:1
2
王琼尧,汪洋鹏,陈滢,张旭,王展.
两种不同发酵剂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J]
.现代食品,2021(6):216-2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玲馨,王阳,朱毅.
自制与市售酸奶贮藏过程品质变化对比研究[J]
.中国乳业,2023(1):70-76.
被引量:2
1
谢继志,肖宏彬.
酸奶中乳酸菌数及酸度的检测与评价[J]
.中国乳品工业,2002,30(1):22-25.
被引量:103
2
宁娜,马嵩川,刘方菁.
市售常见酸牛奶的五种重要质量指标的检测与评价[J]
.饮料工业,2010,13(12):5-7.
被引量:1
3
仲伟鉴.
保健食品的功效检测与评价[J]
.上海预防医学,1995,7(7):310-311.
4
张涛,温亦兴.
聚苯乙烯提取物的检测与评价[J]
.广州化学,2013,38(2):19-26.
5
康洁.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测与评价[J]
.农业与技术,2003,23(6):81-84.
6
任祎,武娇,Olof Olsson.
中国裸燕麦品种色氨酸含量的荧光检测与评价[J]
.中国粮油学报,2016,31(3):129-132.
被引量:2
7
鲍静姣,尤炬炬,孙秀梅.
冷冻时间对贝类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结果的影响[J]
.河北渔业,2012(7):8-9.
被引量:1
8
张玲,李劼,王鑫,丁国婵.
动物肝脏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快速检测与评价[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5):44-45.
被引量:6
9
姚勇.
关于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2014(5):74-76.
被引量:4
10
张雪,赵娟,谭之磊,周斌,贾士儒.
生物食品添加剂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4(3):158-162.
被引量:10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