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更新,基于社交媒体推送的资源近来备受好评,其中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当人们运用移动设备及时按需进行学习时,微学习就发生了。本研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设计微学习资源,试图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
作者
李娜
乜勇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4年第9期52-55,共4页
China Education Info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信传播的特点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3L015)的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
微学习
微资源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4
同被引文献
266
引证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240
参考文献
3
1
王佑镁,祝智庭.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被引量:243
2
张田,李子运,汪晴晴.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J]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1):59-61.
被引量:23
3
喻国明.
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J]
.网络传播,2006(10):34-35.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盖尔 高文 徐斌燕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17,21,25.
3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
George Sie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J].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istance learning, 2005, 2(1):3-10.
5
Morris L.Bigge,Samuel S.Shermis.学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2.
6
邓铸.文化分裂及对当代认知研究范型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91-97.
7
Andy Clark &Rudi Lutz (Eds). Connectionism in context [M].New York: Springer - Verlag, 1992.
8
Philip T. Quinlan. Connectionism and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New Connectionist Research [M].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9
George Siemens &Wang Youmei.Q&A on connectivism[ED/OB].http://www2.wznc.zj.cn/physics/et/courselog/index.asp,2005-10-20.
10
雷钠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共引文献
274
1
金旭球,黎建华.
高校师生共同体教学文化探微[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4):89-93.
被引量:2
2
关琰芳,王安福.
高职院校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A01):478-479.
被引量:4
3
刘海韬,喻姣.
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思考[J]
.软件导刊,2010,9(1):184-186.
被引量:18
4
聂德坤.
基于网络课程设计的学习理论探究[J]
.林区教学,2007(Z1):66-68.
5
陈力丹,付玉辉.
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概述[J]
.当代传播,2007(1):4-8.
被引量:16
6
喻国明,王斌.
现实困顿之下的理性起步——2006年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概述[J]
.国际新闻界,2007,29(1):16-20.
7
付玉辉.
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7,29(1):21-24.
被引量:3
8
张仙,黎加厚.
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3):56-59.
被引量:16
9
陈君贤.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新取向——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34-36.
被引量:13
10
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
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
.中国电化教育,2007(7):1-4.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266
1
王锦绣,栾英杰,刘洪涛,马越,阿不来丁·赛买提,张卫光.
微信公众平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解剖学杂志,2015,38(5):631-631.
被引量:18
2
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7):1-6.
被引量:1191
3
项国雄,赖晓云.
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6):9-14.
被引量:63
4
朴杰,赵光,王丽娟.
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54-56.
被引量:37
5
陈坚林.
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
.外语电化教学,2005(5):3-8.
被引量:210
6
王佑镁,祝智庭.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被引量:243
7
梁文鑫,余胜泉.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7):19-21.
被引量:55
8
景虹,詹海生.
基于Web Services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获取[J]
.中国远程教育,2006(08S):63-65.
被引量:6
9
蔡虹.
网络环境下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5):149-152.
被引量:14
10
姜晖.
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329-133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66
1
田瑞芳.
基于微信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
.亚太教育,2015,0(18):227-227.
被引量:9
2
沈洋.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探讨[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7(3):71-75.
被引量:18
3
许海丹.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338-339.
被引量:14
4
王振亚,黄忠,戚建军,黎海祥.
微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3):65-67.
被引量:4
5
晋步,王小根,王心语,王书瑶.
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6(4):67-73.
被引量:8
6
彭飞.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高中生物学微学习模式实践初探[J]
.中学生物教学,2016,0(6):16-18.
被引量:3
7
张茂红,宫雪艳,杨晶,刘露.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
.福建电脑,2016,32(7):109-110.
被引量:4
8
胡欣滨.
微信公众平台在民航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86-86.
被引量:2
9
高艳.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学习资源设计及应用分析[J]
.广东教育(职教),2016(8):142-144.
被引量:2
10
张晓冬.
基于微信的移动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2):101-10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40
1
叶启翔,邓永洪,彭及城.
微信平台联合PBL及CBL在儿科临床教学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0):89-90.
被引量:6
2
初子墨.
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日语教学的辅助应用模式分析[J]
.新闻传播,2020(18):62-64.
被引量:1
3
肖琪.
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
.学园,2019,0(11):107-108.
4
王志明,刘婷婷,谭振建.
工程论证背景下《宽带接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8):115-116.
5
邵艺.
终身教育背景下微学习活动的全民开展——以青岛市4.9级“微学汇”项目建设研究为例[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2):107-111.
6
韩旭,张建民.
混合学习模式的远程普通话培训设计——以新疆少数民族教师远程普通话培训为例[J]
.对外汉语研究,2020(2):176-190.
被引量:3
7
刘治军,符虔.
微媒体沉浸体验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基于大学生微信粘附行为的实证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23(11):113-119.
被引量:1
8
何小彪.
巧用微信引导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探究——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J]
.高考,2020,0(11):11-11.
9
赵素波,周婷,彭才望.
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23(2):117-127.
10
彭才望,赵素波.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化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20(3):71-75.
被引量:6
1
英国读者“逃离”数字阅读[J]
.新闻前哨,2016,0(6):6-6.
2
陈坤.
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J]
.新媒体研究,2016,2(13):75-76.
3
潘玉辰.
自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影响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9):241-241.
4
张娜娇.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
.现代交际,2016(1):189-190.
被引量:6
5
韩雪.
浅谈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革新[J]
.经营管理者,2014(27):299-299.
被引量:2
6
董琳慧.
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方向[J]
.办公室业务,2017(3):50-51.
被引量:5
7
李疆.
浅谈我国网络信息检索的新发展[J]
.今日中国论坛,2013(8S):319-319.
8
覃维彬,陈梦竹.
新兴媒体下政府如何塑造自身形象[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8):205-206.
9
钟鸣.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探析[J]
.科技传播,2014,6(9):5-5.
被引量:3
10
袁捷.
浅谈科学图书馆[J]
.才智,2008,0(19):260-260.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