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岔河集油田支环状掺水集油工艺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岔河集油田南部区块原油黏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先导试验发现多数井无法实施单管冷输集油,因此地面系统简化改造时选用了掺水集油流程。为降低改造投资,便于掺水量的调控,设计了支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应用结果表明,与单井双管掺水流程方案相比,支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可节约改造投资15%~20%,较改造前的三管伴热流程年节省燃气78×10^4 m^3。
作者
耿玉广
宋丽梅
刘海俊
石惠宁
李新彩
刘福贵
吴宗武
吴天春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69,共2页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关键词
支环状掺水采油
工艺
流程
温度
压力
分类号
TE86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17
1
冯君鹏,袁书霞,王蕾,薛琦,柳灵艳.
氮气泡沫在强边底水碳酸盐岩油藏中的应用[J]
.石油知识,2021(2):50-51.
被引量:1
2
吕传炳,付亮亮,郑元超,李昆,黄志佳,冉爱华.
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石油学报,2020,41(2):163-178.
被引量:4
3
张映红.
关于能源结构转型若干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
.国际石油经济,2021(2):1-15.
被引量:17
4
温忍学,席继强,王怀兵,孙志强.
胡状—庆祖集严重非均质油藏细分重组开发技术探讨[J]
.断块油气田,2004,11(2):50-52.
被引量:2
5
韩大匡.
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47-55.
被引量:205
6
韩大匡,贾文瑞.
中国油气田开发特征与技术发展[J]
.断块油气田,1996,3(3):1-6.
被引量:18
7
刘宝和,胡文瑞,闫存章,李松泉,宋杰,胡海燕,岳登台,何鲁平,吴洪彪.
调整挖潜 实现稳产——关于玉门老君庙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的调查报告[J]
.中国石油石化,2006(16):62-64.
被引量:2
8
李玉春,吴玮,吴廷友.
大庆外围油田集油系统掺水工艺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1):12-13.
被引量:8
9
韩大匡.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J]
.石油学报,2007,28(2):73-78.
被引量:183
10
李华林,邵定波,王俊山,罗小明,李志刚,李学艺,马立军.
优化简化 节能降耗——油田地面建设、改造的主题[J]
.石油科技论坛,2007,26(4):46-5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马强,王立军,任学东.
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在高凝油油田的应用[J]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6,1(6):46-49.
被引量:1
2
陈雪梅,王进修,管桐,才浩楠.
阿尔油田环状掺水集油工艺中各因素影响程度仿真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37(11):25-28.
被引量:6
3
李明,闻伟,李秉军,苏国庆,鲁勇.
环状掺水流程降低能耗方法的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2020,10(10):25-26.
被引量:2
4
葛庆武,迟永杰,鲁永强.
海拉尔油田地面系统优化调整措施[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0,39(12):6-10.
被引量:4
5
管桐,马玲,王丹玲,高珊,王亚磊,陈雪梅,贾俊杰.
环状掺水集油工艺优化控制技术研究[J]
.石油工程建设,2020,46(6):54-57.
被引量:7
6
付亚荣,窦勤光,刘泽,焦立芳,季俣汐,杨亚娟,尹后凤.
中国老油田二次开发现状及前景[J]
.新疆石油地质,2023,44(6):739-75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王建松.
油田区块综合节能效果测试方法标准研究[J]
.石油石化节能,2017,7(6):15-17.
被引量:2
2
芦程,何晓,连参军,吴建华,凌建磊,梁昌晶.
陆上老油田集输系统整体简化优化技术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38(5):28-33.
被引量:9
3
刘斌.
站外集油工艺简化优化技术研究[J]
.石油规划设计,2020,31(2):17-21.
被引量:6
4
管桐,马玲,王丹玲,高珊,王亚磊,陈雪梅,贾俊杰.
环状掺水集油工艺优化控制技术研究[J]
.石油工程建设,2020,46(6):54-57.
被引量:7
5
曲虎,刘静,杨志.
基于不同管道布置方式的油田掺水系统优化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1,43(5):491-495.
被引量:3
6
贾炜镔.
留楚油田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及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J]
.石油工程建设,2021,47(5):50-55.
被引量:8
7
姬生柱.
精准“三条线”管理 降低油田生产耗气[J]
.石油石化节能,2021,11(12):29-31.
被引量:1
8
薛李强,苗彦平,冶维青,葛玉娇,马文娟,陈振亚,杜航.
高含水油井采出液余热的规模利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2,41(5):79-85.
被引量:4
9
王学佳.
三元复合驱地上地下一体优化高效开发建设模式[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2,41(8):81-84.
10
蒋书明.
油田污水地面处理的工艺及方法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15):161-163.
被引量:2
1
韩宝中.
大港油田地面系统简化浅析[J]
.科技与企业,2014(16):244-244.
2
Kevin Fink,刘先刚.
计算机控制系统简化试井/监控[J]
.天然气与石油,1996,14(2):64-64.
被引量:2
3
梁钊.
老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简化与研究[J]
.化工管理,2017(13):170-170.
被引量:1
4
吴迪,宋承毅,罗兴仁,闫彬.
集油管道中原油乳化降粘剂有效浓度的计算[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20(1):8-8.
5
王文秀.
葡北油田单管冷输集油技术的优化[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3):44-44.
6
陶宗乾,尹恩杰.
含硫原油加工对策的探讨[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26(11):6-13.
被引量:7
7
于世华.
提浓干气进入乙烯装置流程的选择[J]
.石化技术,2004,11(3):17-20.
被引量:5
8
王俊杰,施文彪,王亚林.
冷输流程应用于英台油田方2接转站[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9):24-25.
9
陆祥龙.
“八五”计划期间我厂原油深度加工优化流程方案的探讨[J]
.金陵石油化工,1989,7(5):21-27.
10
李志岩.
串接集油工艺技术界限的确定[J]
.化工管理,2016(2).
被引量:1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