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该病于1721年第1次被报道[1],具有家族遗传性,75%~80%的FAP患者存在家族病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非出生后即发病,一般经历3个阶段,即潜伏期、肿瘤期、癌肿期,直到青少年时才会开始出现息肉,随着时间进展,息肉的数量、大小会逐渐增多变大,症状也会愈趋明显,若未经诊治,100%会发生癌变[2]。有研究表明,患者发病的年龄16~65岁,平均27.8岁,发生癌变患者的最小年龄11岁,平均35.9岁[3]。癌变可为多灶性、同时性,且转移早、预后差,因此对FAP患者的早期诊治尤为重要。本文就FAP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