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耕地污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人们对耕地的高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耕地的土壤结构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土壤物理性状严重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养分及根系伸展、吸收能力,还影响耕作消耗的能量和耕作质量。为了永续利用土壤,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农田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可通过合理耕作和培肥完成,调节耕层构造,保护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作者
高芳
机构地区
凤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新农业》
2014年第2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状
农田生态
土壤退化
搁田
土壤含水量
水田土壤
盐渍化面积
残茬覆盖
田面
土地沙漠化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1
徐祥民,张红杰.
生态文明时代的法理[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1):25-40.
被引量:8
2
[美]西奥多·舒尔茨 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1954.
4
罗吉.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J]
.现代法学,2007,29(6):99-107.
被引量:2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2014.
6
汪再祥.
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述评[J]
.法学评论,2008,26(3):79-84.
被引量:19
7
朱静.
美、日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度对中国土壤立法的启示[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21-26.
被引量:14
8
张晏,汪劲.
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87-192.
被引量:58
9
宋伟,陈百明,刘琳.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293-298.
被引量:524
10
冯嘉.
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146-15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王小萍,周世燕.
耕地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25-1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熹通.
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24):210-212.
1
何三强,石春太,陈昕,李樾.
盐池扬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现状及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04,45(2):39-40.
被引量:4
2
辛亚亭.
NaCl胁迫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J]
.新疆林业,2014(5):15-17.
3
贺香云.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8):35-35.
被引量:1
4
肖尤泽.
浅谈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0(6):43-43.
被引量:1
5
柴保隆.
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永续利用土壤资源[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3):38-39.
6
莎吾拉.柯孜别克.
膜下滴灌技术在阿勒泰地区打瓜上的推广应用[J]
.农村科技,2009(5):86-86.
7
薛世川,刘秀芬,邓景华.
施用腐植酸复合肥对小麦抗旱防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J]
.腐植酸,2009(1):41-41.
8
阮时珍.
袋栽香菇杂菌污染及其防治[J]
.江西农业科技,1993(3):31-32.
9
袁志林,戴传超,杨启银.
微生物源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研究新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2005,0(2):15-17.
10
刘书起.
农田施肥与农田生态平衡[J]
.河北农垦科技,1989(4):1-3.
新农业
2014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