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妇女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引发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原因有 :封建伦理道德留下的后遗症、不平等的经济地位、一些男士较差的素质。寻求制止、惩治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对策刻不容缓。
作者
禹芳琴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08-109,共2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妇女人权
家庭伦理
分类号
C913.82-05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1
刘达临.中国婚姻家庭变迁[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M].人民出版社,1972:477.
3
徐新.
暴力给家庭生活抹上阴影[J]
.社会,1998,18(12):34-3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李端祥.
城市人民公社成因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7-20.
2
房利芳.
个性历史——论周梅森小说的历史叙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05(3):121-124.
3
杨东篱.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界限[J]
.广西社会科学,2005(3):125-127.
4
季建林.
关于权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广西社会科学,2005(4):5-8.
被引量:1
5
周来顺.
韦伯的新教伦理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寻求[J]
.广西社会科学,2005(4):43-46.
6
谭兰.
列宁“灌输理论”的现代价值[J]
.广西社会科学,2005(6):21-23.
被引量:9
7
易赛键,潘弘祥.
国家与政府关系的宪法学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71-73.
被引量:4
8
袁波.
古罗马社会转型时期婚姻制度的演变[J]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03-106.
9
雷正良.
我的学术概况——“三管齐下”研究“一分为三”[J]
.广西社会科学,2006(8):1-5.
被引量:1
10
朱家明,杨江民,陈西茜(校对),邓双霜(校对),潘丽清(校对).
论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00-103.
同被引文献
23
1
佟新.
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0(1):102-111.
被引量:77
2
徐苏林.
“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与遏制对策[J]
.理论与改革,1999(3):112-114.
被引量:5
3
罗萍.
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法律措施浅议[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48-53.
被引量:21
4
尚晓丽.
西方女权主义家庭心理治疗发展概况[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3):28-30.
被引量:4
5
尹萍.
试论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J]
.行政与法,2002(5):84-85.
被引量:4
6
莫文斌.
关于中国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1):26-29.
被引量:10
7
叶浩生,郭爱妹.
西方女权心理学评介[J]
.心理学动态,2001,9(3):282-287.
被引量:7
8
周伟文.
性别透镜中的家庭暴力[J]
.社会科学论坛,2001(2):41-46.
被引量:7
9
王军.
追溯家庭暴力之源[J]
.社会科学论坛,2001(2):47-49.
被引量:4
10
信春鹰.
《婚姻法》修改:情感冲突与理性选择[J]
.读书,2001(6):95-9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7
1
喻权良.
对妇女家庭暴力的伦理思考[J]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4):29-31.
被引量:4
2
范德章.
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62-64.
被引量:8
3
罗淼.
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7):271-272.
被引量:5
4
潘允康.
中国婚姻家庭的社会管理[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1):56-64.
被引量:2
5
庄家炽.
家庭暴力之研究现状及思考[J]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3):7-9.
被引量:2
6
董艳娜,李辉.
后现代心理学中女权主义对家庭暴力的影响[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5-27.
7
潘允康.
中国婚姻家庭的社会管理[J]
.南方论丛,2010,0(1):28-4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欧阳艳文.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4):18-22.
被引量:4
2
欧阳艳文.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研究——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8(1):94-97.
被引量:5
3
莫文秀.
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2):10-17.
被引量:10
4
欧阳艳文.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2):21-25.
被引量:2
5
莫瑞丽,袁泽民.
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53-157.
被引量:3
6
肖凌燕.
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132-135.
被引量:8
7
赵奕.
家庭暴力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9):205-205.
被引量:1
8
吕英.
我国农村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对策[J]
.时代经贸,2011,9(8):88-88.
9
董艳娜,李辉.
后现代心理学中女权主义对家庭暴力的影响[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5-27.
10
沙春羽.
科学分析我国女性犯罪与家庭暴力的关系[J]
.中国科技纵横,2012(8):204-204.
1
麦芒,任人.
帮闺女看孩子丈母娘嫌女婿懒[J]
.心理咨询师,2013,12(5):76-78.
2
敏行.
做一个半包围女人[J]
.人生与伴侣(智慧),2012(9):49-49.
3
本刊编辑部,张良.
面对烦躁的年代[J]
.南风窗,1997,0(4):8-9.
4
刘晓群.
编织亲情[J]
.安徽文学,2012(11):153-154.
5
阿碧.
嫁不出去[J]
.时代风采,2002,0(23):39-39.
6
郑建波.
关于防范和惩治家庭暴力的思考[J]
.理论学刊,2002(4):48-49.
7
晶晶.
老公出轨“后遗症”[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1(8):54-55.
8
陈明侠.
论我国妇女人权保障[J]
.妇女研究论丛,1992(2):24-29.
9
当傻女爱上“贱”男[J]
.大观周刊,2010(31):12-13.
10
好生活[J]
.互联网周刊,2006(27):70-70.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