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脑反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105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于发病早期进行脑反射治疗,并通过随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天后和出院后6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活动能力测评,结果疗效显著,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
何云燕
张玥
安中平
赵文娟
机构地区
天津市环湖医院
出处
《天津护理》
201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Tianjin Journal of Nursing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07ZCGYSF02800)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项目(06KG02)
关键词
脑反射治疗
后循环梗死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夏令琼,王红,王鑫,叶丽姿.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及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92-94.
被引量:3
2
王红,廖色青,谭远霞,李利容.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12-14.
被引量:4
3
陈少贞,张保锋,赵江莉,陈正宏,黄东锋.
脑卒中患者平衡调节过程中的高级脑功能成分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39-144.
被引量:32
4
林松,冯晓东,刘承梅,张廷峰.
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82-83.
被引量:17
5
谢财忠,刘新峰,唐军凯.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的相关性[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49-151.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张善纲,范建中,陈平雁,张建宏,尹瑞雪.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中文量表信度和内在效度的初步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30-534.
被引量:31
2
韩杰,韩丽伟,李颖冬,王广军,于占东.
强化颈、躯干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9-9.
被引量:1
3
伍少玲,燕铁斌,马超,曾海辉,陆士红.
三种量表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分析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1):39-41.
被引量:17
4
朱琪,乔蕾,杨坚,羊健中.
视觉代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143-144.
被引量:20
5
张凤清,方军.
颈性眩晕患者中医正骨疗法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6,21(10):16-17.
被引量:9
6
王凯,吴朝阳,姜宏,周文益.
影响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22-124.
被引量:14
7
谢财忠,刘新峰,唐军凯.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28-130.
被引量:47
8
王凯,陈文锋,周文益.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345-346.
被引量:12
9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79-379.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7.
共引文献
93
1
卢艳丽,孙建梅.
脑卒中偏瘫病人躯干与骨盆强化控制训练疗效观察[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6):489-492.
被引量:3
2
徐冰.
中西医结合治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肌力下降的疗效[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7):67-68.
被引量:2
3
何怀,戴桂英,刘传道.
静态平衡仪及平衡功能量表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评定中的应用及相关性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2):134-136.
被引量:25
4
朱俞岚,孙莉敏,吴毅.
脑干脓肿患者的康复治疗1例报告[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3):278-280.
5
张弛,金珍珍,董海欣,张旭,金菲,陈传邦,周雪珍,叶天申.
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4):300-302.
被引量:17
6
廖亮华,江兴妹,叶志卫,罗林坡,古丽梅,黄步哲,滕新,钟志锋,潘洁.
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43-446.
被引量:25
7
梁云花,韩春蕾,唐海玉,谭远霞.
SW脑反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298-1299.
被引量:2
8
华东,李文奇,冯晓东,席建明,张斌,李桥军.
不同体位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6):581-582.
被引量:8
9
谢财忠,高润,唐军凯.
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44-648.
被引量:27
10
潘化平,冯慧,李亚娟,金宏柱.
负荷控制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1025-1028.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11
1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2
胡鹏飞,钟广芝,许菊秀,赵海泉.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96例[J]
.世界中医药,2008,3(5):288-288.
被引量:4
3
杨志华.
CTP-ASPECTS评分在前循环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判断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2,33(9):1249-1251.
被引量:3
4
邱祖燕.
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的护理策略[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2):46-47.
被引量:3
5
林晓萍,陈爱玲,陈炯,苏国良,郑一双.
不同时间窗实施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6.
被引量:18
6
王爱菊.
肿瘤患者脑梗死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5):457-459.
被引量:5
7
陈雅娟,秦超,梁志坚,莫雪安,赵伟佳,石胜良,王子军,邓添薪.
躯体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7):465-469.
被引量:11
8
陈美华,顾冬梅.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脑出血的脑梗死患者血压、心率、NIHSS评分和GCS评分的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2):26-28.
被引量:38
9
陈鑫,严晓铭,柯开富.
APACHE Ⅱ与GCS评分预测神经重症监护患者病死率的价值[J]
.江苏医药,2014,40(4):444-446.
被引量:36
10
孙彬彬,李志方,刘力学,郭万申,周幼萍,纪露艳,樊双义.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2):625-62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王晓红,曾正亮,林晓姝.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并发急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2):1512-15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刘莉.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并发急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01):193-193.
被引量:3
2
陈晓,方巧红,张洪.
行为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9):151-154.
被引量:13
3
徐红,王瑛莉,辛玉英.
行为转变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7):177-180.
被引量:8
1
富美霞.
脑反射治疗仪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J]
.天津护理,2001,9(5):227-228.
2
宋纯彦.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后循环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18-719.
被引量:2
3
张立银,徐秀兰.
脑反射治疗在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35-36.
被引量:1
4
张雪华,程伟丽,赵辉,宋纯彦,魏东波.
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4):34-34.
被引量:1
5
庾建英,刘继新,朱沂,蒋杰.
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J]
.西部医学,2011,23(4):635-637.
被引量:1
6
武曌,肖震心.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5,21(20):3715-3717.
被引量:5
7
张国初,陶玉梅.
超短波、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0,14(13):110-110.
8
吴金山,杨丽华,刘梅.
以孤立性眩晕为主的后循环梗死35例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6,38(8):719-720.
被引量:7
9
繆礁丹,刘鸣.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9-11.
被引量:1
10
夏令琼,王红,王鑫,叶丽姿.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及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92-94.
被引量:3
天津护理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