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asurement of Vitrinite Reflectivity of Coal for Co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本钢炼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分析了粉煤光片质量、检测室温、检测时间间隔、检测人员等因素对测值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测定建议,以提高镜质组反射率测值的准确度。
作者
隋月斯
王刚
机构地区
本钢技术中心
出处
《金属世界》
2015年第3期30-32,共3页
Metal World
关键词
镜质组反射率
影响因素
测定
炼焦用煤
检测人员
时间间隔
准确度
炼焦煤
分类号
TQ5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F526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周师庸,赵俊国.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
梁新平.
室温对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影响[J]
.煤炭技术,2004,23(1):102-1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刘承东.
弱黏煤配煤炼焦的实验研究[J]
.煤炭转化,2013,36(2):49-5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8
1
张雅茹,徐君,曲恒.
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可加性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09,29(S1):59-61.
被引量:12
2
关树艳.
浅谈煤岩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作用[J]
.天津冶金,2006(2):37-39.
被引量:6
3
姜波,金法礼,周强,王文侠.
煤镜质组反射率光性组构变形实验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2):11-15.
被引量:16
4
姚伯元,李德谨,马学刚.
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J]
.燃料与化工,2007,38(6):1-7.
被引量:18
5
张宇宏.
镜质体最大反射率测定准确性的技术探讨[J]
.煤质技术,2009,24(6):5-8.
被引量:3
6
康西栋,潘银苗,胡善亭,王凌志.
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_(o,sd))作为配煤参数的应用[J]
.地学前缘,1999,6(B05):61-64.
被引量:1
7
姜波,秦勇.
变形煤镜质组反射率演化的地化机理及其地质意义[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27(5):19-22.
被引量:14
8
肖凤香,张勇,房国军.
粉煤光片制备方法的选择[J]
.燃料与化工,2011,42(3):27-28.
被引量:2
9
史玉奎,张楠.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的探讨[J]
.燃料与化工,2012,43(3):22-23.
被引量:1
10
常亮,白云起,周国江.
配合煤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的预测方法[J]
.洁净煤技术,2012,18(3):40-4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朱妍.
促进剂对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J]
.煤质技术,2018,33(5):38-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雯锦.
贫煤中混入的褐煤含量的镜质体反射法分析[J]
.冶金信息导刊,2021,58(6):23-26.
1
门晓醒,李桂芝.
煤的反射率测定及其在本钢的应用[J]
.本钢技术,1991(6):35-37.
2
肖文钊,叶道敏,罗俊文,黄海智.
混配煤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方法的研究[J]
.燃料与化工,1994,25(2):55-58.
被引量:4
3
方万一.
煤中全硫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措施探讨[J]
.煤炭科技,2015,36(3):83-85.
被引量:3
4
梁兴.
第二期“水煤浆技术、检测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班’’在北京举办[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6(4):51-51.
5
管嵩,郭武,宋成,孙若男.
影响胶质层测定因素的探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0(4):35-36.
被引量:1
6
赵士东,席海莉,张海英,刘海英,高庆华,陈金明.
煤岩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的改进[J]
.冶金丛刊,2009(6):34-35.
7
鱼娅.
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J]
.煤质技术,2014,29(A01):45-47.
被引量:1
8
昆阳磷矿产乳化炸药爆速达标[J]
.化工中间体,2010(10):30-30.
9
烟火药安全性测试技术基础知识讲座[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0,16(4):16-21.
被引量:1
10
李小江.
“燃料元素快速分析方法(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的研究[J]
.热力发电,1996,25(6):18-21.
被引量:2
金属世界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