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PICC 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药物及营养输入途径,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推荐 PICC 头端应位于患者的上腔静脉内[1],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的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上方3~4 cm[2]。在置管过程中由于导管刺激所致静脉痉挛、静脉瓣、血管分叉弯曲、所需跨越的血管行程长等原因[3],PICC 常不能达到理想位置,出现感染、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渗漏及房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4-6],严重者可引起心脏穿孔导致患者死亡[7];而在纠正导管头端位置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淋巴瘘等,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增加住院时间及费用,给患者带来伤害,因此PICC 导管头端定位准确性的临床意义至关重要。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8期2109-2112,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