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护岸工程中透水框架消能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作为一种形式简单、消能促淤效用显著的水工建筑物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治理及岸坡防护工程。从模型试验、物理结构、统计分析及微观机理到排布分列总结其消能机理,以优化其促淤消能功效。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子分析。因此,从具体工程实际情形及多因子相互耦合角度优化透水框架消能效用,进一步挖掘其消能率,明确不同工况下最优参数。
作者
简富献
机构地区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4期59-59,共1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透水框架
消能
促淤
护岸
分类号
TV81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张为,李义天,王秀英,孙昭华.
透水结构促淤试验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37(6):31-37.
被引量:15
2
吴龙华,周春天,严忠民,王南海.
架空率、杆件长宽比对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减速促淤效果的影响[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3(3):74-77.
被引量:36
3
李若华,周春天,严忠民.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减速效果的优化研究[J]
.水利水电快报,2003,24(11):13-15.
被引量:19
4
周根娣,顾正华,高柱,唐洪武.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尾流场水力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22(3):9-12.
被引量:25
5
李若华,王少东,曾甄.
穿越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的水流阻力特性试验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10):64-66.
被引量:21
6
李晶,喻涛,王平义.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构筑心滩防护工程清水冲刷试验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12(4):50-54.
被引量:6
7
杨中华,白凤鹏,胡朝阳.
两种布置方式下的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周边流场的PIV试验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22(5):877-88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赵渭军,严盛,宣伟丽,林炳尧.
桩式丁坝护滩保塘效果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13(S1):33-42.
被引量:7
2
周根娣,顾正华,高柱,唐洪武.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尾流场水力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22(3):9-12.
被引量:25
3
李若华,王少东,曾甄.
穿越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的水流阻力特性试验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10):64-66.
被引量:21
4
房世龙,唐洪武,周宜林,蔡开玺.
桥墩附近四面体透水框架抛投防冲效果试验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6,17(3):354-358.
被引量:15
5
徐国宾,张耀哲.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技术在河道整治、护岸及抢险中的应用[J]
.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2):1465-1469.
被引量:30
6
罗麟.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在长江北尾河段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
.湖南水利水电,2007(2):13-14.
被引量:1
7
张海燕.河流演变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8
严忠民 史小平 王南海 等.江西省九江赤心堤框架群固岸工程框架群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报告[R].南京: 河海大学,2000..
9
王伟峰.心滩守护前后泥沙运动规律及冲刷变形特性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8.
10
严忠民 史小平 王南海 等.江西省九江赤心堤框架群固岸工程框架群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报告[R].南京:河海大学,2000..
共引文献
73
1
杜陆旸.
潮流作用下水工建筑物防冲刷技术进展综述[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3):102-104.
被引量:1
2
房世龙,杨国巍.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防冲固脚技术研究进展[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2):1119-1121.
被引量:6
3
邓绍云.
桩基绕流阻力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水运工程,2006(9):10-15.
被引量:17
4
徐国宾,张耀哲.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技术在河道整治、护岸及抢险中的应用[J]
.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2):1465-1469.
被引量:30
5
李艳红,陈琴琴,喻国良.
海滩泥沙促淤防冲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海岸工程,2007,26(4):27-34.
被引量:8
6
李艳红,喻国良.
柔性透水促淤浮帘倾斜角度实验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43(2):169-172.
被引量:2
7
陈辉,吴杰,李益进,胡宁.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体抛投落距探讨[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446-449.
被引量:8
8
李艳红,喻国良.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at Leeside of Suspended Flexible Curtain for Sedimentation Enhancement[J]
.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9,23(3):565-576.
被引量:2
9
高柱,殷杰,唐洪武,郭红民.
单一贴壁四面体框架绕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
.水科学进展,2010,21(2):161-166.
被引量:5
10
房世龙,陈红.
新型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溃败机理研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10):5-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
1
周生利,刘常全,张俊.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结构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应用[J]
.水运工程,2012(10):102-106.
被引量:17
2
李长铃,柴华峰,吕品,赵凤亚.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J]
.中国水运,2013(10):43-44.
被引量:4
3
马爱兴,曹民雄,谭伦武,付中敏,王秀红,蔡国正.
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防冲机理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1):8-16.
被引量:10
4
姜聪,朱家明,李春忠.
护岸框架减速效果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4,11(3):86-89.
被引量:1
5
张细兵,孙贵洲,王敏.
长江上游建库后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条件变化分析[J]
.人民长江,2014,45(12):65-69.
被引量:9
6
丁兵,刘同宦,雷文韬,李最森.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层稳定性试验[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49(2):251-256.
被引量:7
7
黄鹏,魏兴龙,郑惊涛,余珍,雷国平.
透水框架护心滩技术试验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6):330-332.
被引量:1
8
曹民雄,张卫云,马爱兴,胡颖.
软体排与扭双工字透水框架结构潜堤下游联合护底试验研究[J]
.水运工程,2015(7):1-7.
被引量:6
9
况宏伟,郑惊涛,雷国平,余珍.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坝模型试验及检验标准[J]
.水运工程,2015,0(7):140-146.
被引量:5
10
况宏伟,谷祖鹏,雷国平,尹书冉.
透水框架护岸模型试验[J]
.水运工程,2016,0(3):112-11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应翰海,谭志国,陈飞.
扭双工字透水框架在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的应用[J]
.水运工程,2017(3):1-4.
被引量:3
2
陈晗.
护岸透水框架减速消能机理分析[J]
.江西水利科技,2018,44(1):41-45.
被引量:1
3
冯新男,阎成栋,白海鹏,徐海潮,郭森达.
长江航道整治新型透水框架设计与稳定性分析研究[J]
.中国水运,2025(1):86-88.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玮,张妍.
青黄带现象及其在长江中下游河段生态护岸中的应用[J]
.中国港湾建设,2018,38(4):22-27.
被引量:6
2
常留红,杨思宇,徐斌,张鹏,高伟.
四棱台透水框架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5):482-486.
被引量:4
3
朱亮,谢云飞.
新型透空式块体促淤堤断面阻力特性试验[J]
.水运工程,2022(12):55-61.
4
冯新男,阎成栋,白海鹏,徐海潮,郭森达.
长江航道整治新型透水框架设计与稳定性分析研究[J]
.中国水运,2025(1):86-88.
1
陈武林.
塑性混凝土及其在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的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三峡建设,1996,3(7):20-21.
被引量:6
2
胡建永,张健,王慧清.
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应用研究综述[J]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3):60-63.
被引量:9
3
张鸿琴,孙保平,贺威,李小侠.
“X”型宽尾墩在鲁地拉水电站中的应用[J]
.西北水电,2007(4):40-44.
被引量:2
4
董锋,汪德宇,周长严.
粉喷桩的应用研究综述[J]
.海岸工程,2007,26(2):62-66.
被引量:2
5
陈毕胜,李承军.
双决策变量法在水电站优化调度中的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3):62-64.
6
朱瑞晨,吴春鸣,吴关叶.
洛古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J]
.西北水电,2013(6):16-19.
7
董桂华.
基于单因子分析法的河流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价[J]
.水利技术监督,2016,24(4):5-7.
被引量:15
8
冯兆彤.
白山抽水蓄能电站土建施工难点和经验[J]
.水利水电技术,2008,39(6):49-51.
被引量:3
9
陈国浩,朱庆申,李伟,郑卫东.
南四湖水利施工与洪水调度分析[J]
.黑龙江水利,2016,2(7):83-87.
10
毛能君,夏军,张利平,邹磊,石卫.
参数区域化在乏资料地区水文预报中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12):88-92.
被引量:10
农业与技术
2015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