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济麦22良种繁殖及在江苏淮北地区推广的思考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公司生产经营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小麦良种济麦22在江苏大田生产上推广应用现状,阐述了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在济麦22良种繁殖、推广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
林晓金
李亚春
孙统庆
王文
刘新红
凌兆凤
机构地区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出处
《中国种业》
2015年第8期39-43,共5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良种
济麦22
繁殖
推广
小麦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冷苏凤,李燕,许明,彭汉艮,宋锦花.
江苏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2011(5):5-8.
被引量:11
2
于洪光,吕兵兵,王祥峰.
“济麦22”小麦品种揽三项全国之最[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12(8):46-46.
被引量:3
3
李亚春,刘新红,郜思宁.
济麦22淮北麦区引进试种表现[J]
.中国种业,2007(12):62-62.
被引量:4
4
周凤明,解晓林,陈春,张晓慧,吕玉亮,王子明.
穗上发芽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69-70.
被引量:5
5
朱勇,刘桂超,孙统庆.
2012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原因初析及对策探讨[J]
.中国种业,2013(4):48-4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郭世平,金德洲,彭海刚.
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系谱及育种问题的探讨[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3):46-50.
被引量:4
2
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
小麦育种策略探讨[J]
.作物学报,2005,31(7):932-939.
被引量:59
3
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4
陈爱大,冷苏凤,杨红福,曲朝喜.
不同地区小麦梭条花叶病病毒致病力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1):157-159.
被引量:5
5
冷苏凤,宋锦花.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鉴定与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1):40-42.
被引量:2
6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陈怀谷.
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6):108-110.
被引量:15
7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王书文,钱存鸣,周朝飞.
江苏省小麦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4):11-12.
被引量:14
8
卢新雄,陈晓玲.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25-1132.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24
1
童敏,王法宏,李升东.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96-97.
被引量:4
2
孙加梅,薛春芝.
高产广适高抗小麦品种济麦22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4):36-38.
被引量:1
3
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陈爱大.
镇麦系列小麦品种育种实践及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1):47-49.
被引量:2
4
干志峰,李贵喜.
雨害对陇东地区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4(3):32-33.
被引量:1
5
郭树林,吕冬梅,钱建南,廖大标.
扬辐麦4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31(1):22-24.
被引量:1
6
王龙,任立凯,李强,孙中伟,王康君.
江苏省小麦育种及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6):60-62.
被引量:6
7
王政,严敏鸣,张海颖,张静余,杨卫军.
2013年上海浦东地区规模养殖场中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6):53-55.
被引量:3
8
张祎,刘珊珊.
不同生长周期小麦呕吐毒素的调查测试[J]
.现代面粉工业,2014,28(6):24-26.
被引量:3
9
杨卫东,刘新红,黄军仁,徐士清,曾凡华.
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特征特性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70-171.
10
常乐,张爽,王伟男,张洪生,林琪,穆平.
小麦抗赤霉病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15,13(1):214-2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周勤智,朱红彩,霍建中,周德慧.
如何保证小麦种子质量[J]
.中国种业,2005(4):33-34.
被引量:3
2
宋保谦.
浅析郑单958的特点及推广应用前景[J]
.农业科技通讯,2006(10):9-10.
被引量:7
3
李文鸿.
玉米优种先玉335及其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2):45-46.
被引量:3
4
白瑞繁.
对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问题的思考[J]
.村委主任,2010(05X):35-35.
被引量:3
5
李洋,邢丽娜,吕建立,付亮.
国审强筋小麦新麦26号的推广模式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3(4):150-151.
被引量:1
6
姚勇.
先玉335在中国大面积成功推广的启示[J]
.种子世界,2014(4):11-12.
被引量:7
7
国家出台最新玉米品种审定主要指标[J]
.种子科技,2014,32(10):51-52.
被引量:5
8
石传宝.
试析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安徽省的推广种植[J]
.农民致富之友,2017(24):115-1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贺勇,李小鹏.
对农作物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思考[J]
.陕西农业科学,2023,69(10):99-103.
1
薛元龙,高茂山,潘祝友.
江苏淮北沿海中低产地区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1,19(2):5-6.
2
王恩春,卞佩光,卞曙光,张永竹,丁刚,张培通.
大豆新品种灌豆2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138-139.
被引量:3
3
齐玉军,王宗标,徐泽俊,王幸,孙振业.
夏大豆新品种徐豆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2016(1):25-27.
被引量:1
4
吕超海,张德庆,郭训一,孙龙洲.
江苏淮北“三高一久”农田建设体系初探[J]
.耕作与栽培,1993,13(6):23-26.
5
梁长东,温以斌,樊继伟,李荣花,杨和川,李冠喜,代慧敏.
国外花生引种比较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37-37.
6
宋介宏,朱傅祥.
盐粳11号在江苏淮北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10,28(3):44-45.
7
科技动态[J]
.农家致富,2014(8):19-19.
8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夏彦莉,陈万先,宋树柏.
玉稻51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J]
.种业导刊,2016(9):15-17.
被引量:5
9
吴强,涂军,卜兴华,金能.
玉米新品种中江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53-53.
被引量:1
10
尤国林.
武运粳27号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
被引量:1
中国种业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