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携手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与辽宁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在国家区域总体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和城市功能定位中,东北历来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和经济板块。未来,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面向东北亚打造北方对外开放重要窗口的要求下,东北三省一区更应树立整体意识,抱团携手共同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辽宁在东北地区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城市功能、核心作用等优势明显,应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引领东北全面振兴。
作者
毛泽
朱军
董思彤
曾兆勇
耿殿贺
机构地区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辽宁经济》
2015年第8期10-15,共6页
Liaoning Economy
关键词
中蒙俄
经济走廊
协同发展
辽宁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翀.
“新型制造业”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技术经济,2006,25(7):90-93.
被引量:6
2
黄宁.
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研究——以东亚经济合作为例[J]
.当代经济,2008,25(19):108-110.
被引量:15
3
杨先明,李娅.
能力结构、资源禀赋与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云南案例分析[J]
.思想战线,2008(6):56-59.
被引量:13
4
巨拴科.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欠发达与发达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以安康市—西安市经济合作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10(5):99-107.
被引量:15
5
宁连举,李萌.
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
.科研管理,2011,32(3):51-58.
被引量:95
6
荀克宁.
“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境外园区发展新契机[J]
.理论学刊,2015(10):46-51.
被引量:11
7
张弛,马珊.
中国对俄出口稳定性的微观视角分析[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6):499-505.
被引量:1
8
杨文兰.
中俄蒙边境三角区经贸合作方略[J]
.开放导报,2016(1):55-59.
被引量:2
9
刘宏,高丽君.
新时期辽宁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3):119-120.
被引量:5
10
何茂春,田斌.
“一带一路”的先行先试: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J]
.国际贸易,2016(12):59-6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徐艳.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辽宁经济增长新引擎[J]
.对外经贸,2016(12):73-74.
被引量:1
2
曾杰.
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策略研究[J]
.对外经贸,2017(4):24-26.
被引量:8
3
李大庆.
“一带一路”环境下辽宁港口物流与城市协同发展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2):163-165.
被引量:12
4
张弛,司贺,童临风.
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辽宁制造业产能合作[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134-14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杨伟杰.
辽宁省对外开放水平的现状研究[J]
.西部皮革,2018,40(2):75-75.
2
张晓丹.
辽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18(9):57-58.
3
李润启,王风芹.
“一带一路”倡议下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8,9(8):48-49.
4
张弛,司贺,童临风.
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辽宁制造业产能合作[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134-141.
5
于欣欣.
“一带一路”建设对辽宁经济发展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13):496-496.
被引量:1
6
戴程.
青海省城市对外开放指数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0-14.
7
孟庆源.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2):8-8.
被引量:1
8
陈丹临,程欣炜.
基于城市特色的运河城市协同发展研究——以江苏段为例[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9,28(2):1-7.
被引量:2
9
赵江南,周跃.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环渤海地区区域发展与产业优势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0(3):47-52.
被引量:3
10
李程.
浅析港口物流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策略[J]
.全国流通经济,2019,0(17):16-17.
被引量:2
1
刘志勇.
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强化陆桥产业分工协作[J]
.大陆桥视野,2008(4):17-17.
2
饶淑芬.
从经济全球化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J]
.价格月刊,2007(7):36-38.
3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有序转移[J]
.中国储运,2016,0(5):107-107.
4
戚建庄.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J]
.决策探索,2012(2):27-28.
被引量:1
5
陈永国.
技术转移与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J]
.经济与管理,2007,21(10):26-29.
被引量:15
6
李红.
北京专家纵论皖江示范区政策[J]
.决策,2010(2):72-73.
被引量:1
7
王露,张素芳.
雾霾天气引发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分析[J]
.企业导报,2015(3):49-50.
被引量:5
8
李冰.
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9X):75-76.
9
肖金成,王丽.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中国发展观察,2015(7):11-13.
被引量:7
10
张玉英,畅向辉.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一体化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138-140.
被引量:12
辽宁经济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