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成熟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重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干物质重增加不明显;在氮肥施用量较低时,增施氮肥可以增加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从而增加籽粒产量,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百粒重和产量变化不明显;从经济效益上看,施氮量240 kg/hm2为试验地区较为适宜的氮肥用量。
作者
杜斌
郭兴臻
王延良
王思涛
机构地区
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0期47-49,共3页
基金
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01-022-15)
关键词
施氮量
干物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55
同被引文献
16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1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被引量:2181
2
赵靓,侯振安,黄婷,李水仙,张扬,刘立鹏.
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4,51(2):275-283.
被引量:16
3
卜庆龙,李建磊.
施氮量对小麦—玉米两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1(3):147-148.
被引量:2
4
孙占祥,邹晓锦,张鑫,安景文.
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1,19(5):119-123.
被引量:66
5
张家铜,彭正萍,李婷,袁硕,王艳群,薛世川.
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体内干物质和氮动态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2):1-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94
1
杨国航,崔彦宏,刘树欣.
供氮时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104-106.
被引量:35
2
颜军,杨德光.
4个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91-95.
被引量:14
3
M.ROELCKE,HANYong,K.H.SCHLEEF,ZHUJian-Guo,LIUGang,CAIZu-Cong,J.RICHTER.
Recent Trend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Intensive Agriculture in Eastern China[J]
.Pedosphere,2004,14(4):449-460.
被引量:56
4
许剑平,徐涛,谢宇峰.
国外少免耕法的发展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5,27(1):25-27.
被引量:17
5
游福欣,王向阳,王宗杰,王定郧,刘迎锋.
夏玉米最佳施氮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765-766.
被引量:18
6
申丽霞,王璞,张软斌.
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夏玉米产量及子粒灌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314-319.
被引量:92
7
佟屏亚,凌碧莹,关义新.
夏玉米干物质累积动态模拟[J]
.北京农业科学,1996,14(5):21-24.
被引量:22
8
赵兰坡,王鸿斌,刘会青,王艳玲,刘淑霞,王宇.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机理研究[J]
.土壤学报,2006,43(1):79-84.
被引量:78
9
易镇邪,王璞,刘明,吕丽华,魏凤桐.
不同类型氮肥与施氮量下夏玉米水、氮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63-67.
被引量:46
10
黄耀,孙文娟.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J]
.科学通报,2006,51(7):750-763.
被引量:181
共引文献
2255
1
黄寅玲,雷忠顺,郑涛,索新霞.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0(1):130-135.
被引量:8
2
田昌玉,唐继伟,李建华,赵秉强,徐久凯,林治安.
有机无机肥料氮结合的环境安全阈值[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2):69-77.
被引量:2
3
李晨昱,卢树昌.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区生物炭与明矾配施对土壤碳氮状况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97-103.
被引量:5
4
蔺飞阳,杜艾芳,许秀春,孟凡乔.
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磷素利用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7):11-15.
被引量:4
5
滕青,曾梦凤,林慧凡,谢雨晴.
菌渣还田对生菜生长、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30-36.
被引量:19
6
阮俊梅,宋振伟,王全辉,王利.
中国农田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与技术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98-102.
被引量:6
7
王响玲,宋柏权.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93-97.
被引量:38
8
柏慧,张秀,初金鹏,于海涛,杨宏业,徐晨晨,代兴龙.
氮肥水平对强筋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4):7-14.
被引量:14
9
王现洁,梁嘉伟,廖新荣,王荣萍,梁雄才,李淑仪.
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1):49-55.
被引量:11
10
王缘怡,李晓宇,王寅,张馨月,冯国忠,焉莉,李翠兰,高强.
吉林省农户玉米种植与施肥现状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262-271.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62
1
裴世娟,李瑞盈,张萌,武晋涛,钟婷玮,胡君霞,裴广芬,韩金玲.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对播期调控下水热变化的响应[J]
.核农学报,2021,35(12):2869-2878.
被引量:14
2
侯扶江,李广.
河西地区生态景观的演变[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53-57.
被引量:15
3
刘金山,戴健,刘洋,郭雄,王朝辉.
过量施氮对旱地土壤碳、氮及供氮能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112-120.
被引量:78
4
付国占,李潮海,王俊忠,王振林,曹鸿鸣,焦念元,陈明灿.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52-56.
被引量:134
5
翟丙年,李生秀.
不同水分状况下施氮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473-480.
被引量:25
6
李建奇,黄高宝,牛俊义.
氮磷营养对覆膜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62-67.
被引量:13
7
李晶,李伟忠,魏湜,崔国文.
混播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6):32-33.
被引量:14
8
刘景辉,曾昭海,焦立新,胡跃高,王莹,李海.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效应[J]
.作物学报,2006,32(1):125-130.
被引量:52
9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世清,李生秀.
不同夏玉米品种生育后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4):772-777.
被引量:33
10
黄高宝,郭清毅,张仁陟,逄蕾,GuangdiLI,KwongYinCHAN,于爱忠.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J]
.生态学报,2006,26(4):1176-1185.
被引量:100
引证文献
6
1
侯峰.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2019,47(4):57-60.
被引量:2
2
王佳,李阳,贾倩民,常生华,Shahzad Ali,张程,刘永杰,侯扶江.
种植密度与施氮对河西灌区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21,30(1):60-73.
被引量:32
3
张海星,常生华,贾倩民,周大梁,张程,刘永杰,李红,侯扶江.
禾豆间作与施氮对河西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3):51-62.
被引量:12
4
李景润,谢军红,李玲玲,王林林,周永杰,王进斌,陈倩.
耕作措施与施氮量对旱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21,30(7):1000-1009.
被引量:9
5
孙惠民,程军回,盛建东,于洪波,赵友伟.
不同施肥处理对阿克苏地区两种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22,45(1):63-70.
被引量:1
6
桑会哲,王超,樊志龙,殷文,范虹,何蔚,胡发龙,柴强.
氮肥减施对青贮玉米豆科饲草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24,50(11):2848-2859.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蔡晓军,纪祥龙,王鹏.
施氮量对绿豆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20,0(4):28-32.
被引量:2
2
马雪莹,康建宏,梁熠,马钰.
宁南旱区春玉米生物量、氮素利用及产量对常规/控释尿素配施的响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20,29(9):1339-1350.
被引量:1
3
甘淑萍,杨学贵,马玉清,李想,朱丽丽,陈志国,贺晨帮,毛小锋.
青海省中晚熟青贮玉米‘铁研53’的引种栽培[J]
.草业科学,2021,38(5):927-934.
被引量:6
4
刘志友,陈凤彬,张德新,申延国,韩广武,孙宁,方向前.
不同氮肥用量对吉单631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3):14-15.
被引量:3
5
受娜,高玮,沈禹颖,杨宪龙.
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21,38(7):1351-1361.
被引量:16
6
吴健文.
种植密度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21,46(5):12-15.
被引量:4
7
黎松松,于辉,王宁欣,夏树淼,朱亚琼,陈雪,郑伟.
新疆昭苏地区混播箭筈豌豆和施氮处理下燕麦草地的氮产量[J]
.草业科学,2021,38(10):1918-1929.
被引量:7
8
张叶,聂凌利,邢蔓,王晓丹,周冰倩,刘蓓姝,官春云,官梅.
施氮水平对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5):67-73.
被引量:5
9
周长华,赵延成,陈红丹,郭娜.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1(31):165-167.
10
张美艳,常洁,罗鑫,廖祥龙,刘彦培,侯洁琼,段佳鑫,匡崇义,薛世明.
云南迪庆高寒地区青贮玉米引种评价[J]
.种子,2021,40(11):82-90.
被引量:6
1
程琳.
油菜的磷肥效应研究[J]
.农技服务,2007,24(6):49-49.
2
王玉龙,黄必志,匡崇义,徐驰.
大豆新品种在昆明地区的引种研究[J]
.牧草与饲料,2008,2(2):48-51.
被引量:2
3
董昀,董爱民,王顺叶,盛坤,杨丽娟,王映红.
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9):83-84.
4
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侯仰毅,王朝辉.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5):48-53.
被引量:20
5
童有才,左晓龙,张会南,刘玉恒.
玉米皖玉4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30-132.
被引量:2
6
刘艳楠,刘晓静,张晓磊,齐敏兴,蒯佳林.
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3,33(3):69-73.
被引量:36
7
马桂椿.
小地老虎性诱剂研制成功[J]
.病虫测报,1989,18(3):59-60.
8
张杰,郑根昌,张瑞富,郑毅,武向鸽,杜超,郭哲峰.
肥料用量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3):235-239.
被引量:3
9
张保烈,汪仁,张士义,杨有志,史书强,肖千明.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有机肥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2(4):19-21.
被引量:2
10
曹云者,宇振荣,赵同科.
夏玉米需水及耗水规律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18(2):47-50.
被引量:41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