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濉溪县2015年小麦减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主要分析了濉溪县2014-2015年小麦减产的原因,主要为:播种-出苗期涝渍严重,越冬-返青期偏旱,孕穗期低温,灌浆期局地倒伏,叶锈病、赤霉病较上年偏重发生,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回落。
作者
张朝飞
陈若礼
张存岭
周景春
张东志
机构地区
濉溪县小麦新技术研究所
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9期40-41,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小麦
减产
原因分析
濉溪县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赵彬,周景春,张存岭,陈若礼.
濉溪县2013年小麦减产的气候原因分析及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6):38-38.
被引量:4
2
白岩,陈若礼,张存岭,周景春,张东志.
濉溪县小麦单产超千斤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685-8686.
被引量:7
3
陈峰,刘玉,曾广飞,陈若礼,张存岭.
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资源配置与高产栽培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07-212.
被引量:16
4
周景春,苏玉杰,陈若礼,张存岭.
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51-652.
被引量:10
5
陈若礼,訾秀华,单勇,马开星.
淮北地区小麦穗部冻害及其预防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1995(9):6-6.
被引量:9
6
杨光,陈若礼,张存岭,陈锋,杨义法.
淮北小麦灌浆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54-545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万智超.
农业气象灾害对徐州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1(3):20-23.
被引量:3
2
陈若礼,韩金华,周传亮,单勇.
涝渍灾害对淮北地区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887-887.
被引量:6
3
朱新开,郭文善,王永吉,封超年,彭永欣.
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探讨[J]
.种子,2004,23(11):67-71.
被引量:16
4
潘洁,姜东,曹卫星,孙传范.
小麦穗籽粒数、单粒重及单粒蛋白质含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J]
.作物学报,2005,31(4):431-437.
被引量:43
5
陈若礼,訾秀华,单勇,马开星.
淮北地区小麦穗部冻害及其预防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1995(9):6-6.
被引量:9
6
李国强,朱云集,郭天财,王晨阳,马冬云,沈学善.
硫氮配施对强筋小麦豫麦34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98-102.
被引量:22
7
陈峰,刘玉,曾广飞,陈若礼,张存岭.
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资源配置与高产栽培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07-212.
被引量:16
8
杨光,陈若礼,张存岭,陈锋,杨义法.
淮北小麦灌浆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54-5456.
被引量:18
9
赵民强 周中天.宿县地区小麦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与防灾对策[J].安徽作物学杂志,1996,(2):34-36.
10
周景春,苏玉杰,陈若礼,张存岭.
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51-65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40
1
YU Li-jie,WANG Xiu-fang,LIU Jing-jing.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cast and Rainy Weather, Drought, Flood and Wheat Yield[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2(9):47-48.
2
陈峰,刘玉,曾广飞,陈若礼,张存岭.
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资源配置与高产栽培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07-212.
被引量:16
3
周宗民.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与播期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11-112.
被引量:1
4
张平杰.
峄城区2008年小麦生产气象与技术因素分析[J]
.农技服务,2008,25(12):12-13.
5
周景春,苏玉杰,陈若礼,张存岭.
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51-652.
被引量:10
6
吴伟,陈若礼,张存岭,纪永民,张东志.
2009~2010年气候异常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02-17603.
被引量:8
7
王秀芳,于丽洁,刘菁菁.
小麦生育后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02-303.
被引量:2
8
刘超,陈若礼,张存岭,赵太宇.
小麦花后粒茎质量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15-17818.
9
王秀芳,于丽洁,刘菁菁.
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00-400.
被引量:6
10
韩金华.
低温影响小麦和大豆的生育进程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97-9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
1
陈若礼,訾秀华,单勇,马开星.
淮北地区小麦穗部冻害及其预防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1995(9):6-6.
被引量:9
2
陈峰,刘玉,曾广飞,陈若礼,张存岭.
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资源配置与高产栽培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07-212.
被引量:16
3
杨光,陈若礼,张存岭,陈锋,杨义法.
淮北小麦灌浆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54-5456.
被引量:18
4
周景春,苏玉杰,陈若礼,张存岭.
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51-652.
被引量:10
5
肖晶晶,霍治国,李娜,辛明月,王丽,卢小凤.
小麦赤霉病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11,20(2):146-152.
被引量:37
6
刘新兰,赵爱萍.
2011年博州小麦减产原因初步分析[J]
.新疆农业科技,2012(2):15-15.
被引量:2
7
赵彬,周景春,张存岭,陈若礼.
濉溪县2013年小麦减产的气候原因分析及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6):38-38.
被引量:4
8
张怀念,苏玉杰,周景春,张存岭,陈若礼.
濉溪县小麦生产水环境分析与抗旱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9):147-150.
被引量:1
9
白岩,陈若礼,张存岭,周景春,张东志.
濉溪县小麦单产超千斤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685-8686.
被引量:7
10
刘易科,佟汉文,朱展望,陈泠,邹娟,张宇庆,焦春海,高春保.
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51-57.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3
1
张永军,刘超.
濉溪县2016年度小麦减产原因分析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63-64.
被引量:4
2
吕智华.
北方水稻不同年代不同栽培技术与产量的关系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4):52-52.
被引量:1
3
马玉峰,周景春,赵彬,张存岭.
濉溪县2017—2018小麦减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6):121-12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周景春,蔡云,孙春花,吕森林,殷晗.
气候异常对濉溪县2016—2017年小麦生产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6):149-150.
被引量:1
2
马玉峰,周景春,赵彬,张存岭.
濉溪县2017—2018小麦减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6):121-122.
被引量:3
3
李娟,徐永,刘诗涛.
2018—2019年度濉溪县小麦高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8):35-36.
被引量:1
4
汪珍,董平安,曹杰,周景春.
2019—2020年濉溪县小麦减产的气象原因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7):43-44.
被引量:1
5
郭彬芳,张秋红,任进兴.
旱地小麦减产原因分析与增产综合对策[J]
.农村科学实验,2020(32):60-61.
6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王亚梁.
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J]
.中国稻米,2021,27(4):45-49.
被引量:31
1
本刊编辑部.
6月粮棉大田作物管理[J]
.农家顾问,2009(5):30-30.
2
刘布春.
1995年我区小麦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
.内蒙古气象,1995(5):34-35.
3
赵国良,高强,姚小英,温宏昌,强玉柱,王娟.
天水市玉米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3):363-368.
被引量:6
4
叶彩华,周吉红,栾庆祖.
2009/2010年度异常气候对北京冬小麦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4):633-637.
被引量:6
5
苟芳,张立祯,董宛麟,于洋,邸万通,沈姣姣.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0):2773-2778.
被引量:11
6
杨洪宾,徐成忠,李春光,李福元.
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及所需积温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201-203.
被引量:48
7
张翠英,樊景豪,张斌.
鲁西南棉花生育期连阴雨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棉花,2014,41(6):31-33.
8
刘景利,杨扬,梁涛,史奎桥,张兵兵,张慧,许长华,宋敏,陆刚.
气象要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5):136-139.
被引量:23
9
吕海波.
榆林玉米生长各阶段生理需温状况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6,62(7):12-14.
10
高安丽,范世勤,何荣.
地膜甜菜亩产4吨栽培模式[J]
.农村科技,1998(4):2-3.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