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声音政治:八十年代流行乐坛的邓丽君、崔健及费翔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流行音乐对于八十年代而言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意义,它以极富情感表现力的声音及旋律推动了大众文化思潮的形成和兴起。八十年代的社会转型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由上而下的发生状态,思想启蒙、文学解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等有关八十年代时代内涵的定位与叙述均将这种转型的推动力指向了政治上层以及知识精英。
作者
郭剑敏
机构地区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政治
声音
邓丽君
流行乐
崔健
文化思潮
社会转型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0
参考文献
4
1
李扬:《(乡恋)风波》,见李扬主编《洞孔中的历史》,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第93页.
2
[美]保罗·弗里德兰德,佴康等译:《摇滚:一部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3
方益波:《告别崔健》,《南方周末》1999年8月6日.
4
蒙娃:《反叛与皈依的长征路-崔健与中国摇滚的初读》,见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第232页.
同被引文献
89
1
陈少舟.
“复映片”公映始末[J]
.电影艺术,2008(4):61-65.
被引量:3
2
莫言.
音乐与时代[J]
.文化博览,2005(3):28-29.
被引量:2
3
陈昕.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思想状况回顾[J]
.青年研究,1997(3):21-22.
被引量:4
4
陶东风.
新“十批判书”之三——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J]
.文艺争鸣,1993(6):10-21.
被引量:48
5
沈尊光.
把颂神的歌归还给人——全国歌曲创作研讨会纵览[J]
.人民音乐,1986(10):7-9.
被引量:4
6
肖江.
无动于衷 麻木不仁——安徽某市文工团演出观感[J]
.人民音乐,1984(1):26-27.
被引量:1
7
竺之兰.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都音乐界讨论贯彻十五号文文件座谈会[J]
.人民音乐,1982(5):3-4.
被引量:1
8
伍雍谊.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的几点看法[J]
.人民音乐,1981(3):2-6.
被引量:2
9
学而思.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争[J]
.人民音乐,1981(8):17-18.
被引量:1
10
晓星.
我们应当提倡什么乐风——对“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与时代音调”的非议[J]
.人民音乐,1981(4):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4
1
袁潇,风笑天.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青年流行文化变迁[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2):1-6.
被引量:14
2
张涛甫.
当下中国的声音政治[J]
.学术界,2018(3):65-72.
被引量:10
3
陶东风.
回到发生现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本土化——以邓丽君流行歌曲为个案的研究[J]
.学术研究,2018,0(5):147-156.
被引量:32
4
卢燕娟.
和解、反思、征用与新的可能性——再论“唱红歌”及其引发的争论[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5):92-101.
被引量:3
5
陆正兰.
改革开放40年来歌曲创作与发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5):38-46.
被引量:3
6
张琳.
粉丝营销视域下《波西米亚狂想曲》解读[J]
.电影文学,2020(3):131-133.
7
李健,翁再红.
论作为跨媒介文化实践的声音景观[J]
.天津社会科学,2020(5):116-123.
被引量:5
8
邢彦辉,单巧智.
作为象征资本的明星:生产逻辑与问题检视[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3):101-106.
被引量:1
9
陈琰娇,吕美婷.
“主旋律流行音乐”如何可能?——以王菲与《我和我的祖国》为例[J]
.中国图书评论,2021,44(8):25-33.
被引量:1
10
陈琰娇.
“后文学”时代网络文艺的辩证批评——兼评《从后文学到新人文》[J]
.当代文坛,2022(1):102-10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张小晚.
丁如兰的乡间性情与莲花山花儿的艺术流变[J]
.民族音乐,2020(5):50-52.
2
郑焕钊.
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的三个维度[J]
.探求,2023(6):70-77.
被引量:2
3
方玮玲,陶东风.
改革开放初期译制影视作品与国人西方想象的重构[J]
.文化研究,2023(1):288-309.
4
韩子旭,吴愈晓.
数字资本的双重再生产: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其异质性[J]
.当代青年研究,2023(3):22-36.
被引量:6
5
晏青,侯涵博.
作为症候的粉丝文化:社会融入的价值逻辑与可能路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05-123.
被引量:17
6
彭耀著,晏青.
从言说、发声到戏仿:华语流行女歌手的音乐实践与性别意识[J]
.传媒论坛,2022,5(7):70-75.
7
齐爱军,齐琳珲.
引“声音/发声”入媒介社会学——尼克·库尔德利“声音/发声”观及其理论意义[J]
.国际新闻界,2021,43(8):164-176.
被引量:6
8
吴斯.
建国70年来青年文化的媒介叙事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2019,28(1):45-52.
9
熊华国.
基于我国青年亚文化视角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J]
.市场周刊,2018,0(7):55-57.
10
陆正兰.
改革开放40年来歌曲创作与发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5):38-46.
被引量:3
1
刘爱德.
香港台湾歌坛明星雅号[J]
.音乐世界,1993,0(1):44-44.
2
徐梅,杨凡.
费翔 我没什么还需要证明的[J]
.南方人物周刊,2012(23):87-89.
3
《画皮Ⅱ》5月31日开机[J]
.电影画刊,2011,0(6):60-60.
4
祁婵娟.
费翔旋风再起 世纪之交到边城(本刊专稿)[J]
.艺术导刊,2001(1):49-50.
5
冯远.
《世纪智者》[J]
.中国文艺评论,2016(2).
6
韩兴.
试析印青民族声乐作品创作风格的多样性[J]
.北方音乐,2017,37(4):14-14.
被引量:4
7
姚远,杨旭光.
水墨画的当代语境[J]
.芒种,2013(8):213-214.
8
王冰,陈文哲,李诗媛.
20世纪艺术生态与京派、海派、岭南画派的时代内涵——2014年度中国画学研讨会综述[J]
.美术,2014(7):98-101.
被引量:1
9
邱继东.
试谈中国画的形神与笔墨[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0):10-11.
10
晨枫,付广慧.
台湾、香港流行歌曲百家词萃(七)[J]
.词刊,2013,0(7):51-54.
文艺争鸣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