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网络在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扮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已经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高校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特点以及弊端,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
于珊
李冰强
廖君华
机构地区
山东理工大学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52期65-66,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人际交往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涕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互联网天地,2015.
2
颜欢.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研究-基于江苏省1300名大学生的实证考察[EB/OL].人民网,2014-03-11.
3
王晓霞.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8-94.
被引量:37
4
赖海雄,郭建中.
网上交际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2(1):40-43.
被引量:8
5
乔虹,贾琳.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51-54.
被引量:25
6
王玉萍.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及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08(9):210-213.
被引量:11
7
张俊杰,姚本先.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2):90-94.
被引量:29
8
姚静仪.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
.中国青年研究,2010(4):64-66.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吉华.
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1999,19(3):52-55.
被引量:7
2
严耕.
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6):51-55.
被引量:40
3
杨文娇,周治金.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39-42.
被引量:61
4
陈志霞.
电脑网络对网民心理健康的影响[J]
.社会心理研究,2000(4):20-25.
被引量:9
5
陈明龙.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8-89.
被引量:11
6
雷雳,陈猛.
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2):169-177.
被引量:39
7
岑国桢.
青少年学生网络交友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88-489.
被引量:8
8
郭东.
网络空间的二元交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8):73-78.
被引量:6
9
覃双凌.
论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双面影响[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106-108.
被引量:6
10
杨世传.
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与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36):77-7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30
1
喻权良.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伦理审视[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6):846-848.
被引量:1
2
王海青,闫翠连.
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与建构[J]
.理论探索,2004(4):23-25.
被引量:5
3
郭中然,姜国俊.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调查分析[J]
.文教资料,2008(7):202-204.
被引量:1
4
常雅娟.
高职生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197-200.
被引量:2
5
赵果.
高校学生党支部群众工作的创新机制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3):56-59.
被引量:8
6
储璧茜.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大家,2011(24):245-246.
7
姜玉丹,苏静.
从BBS到开心网、人人网看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的转变[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S1):78-81.
被引量:2
8
李生.
网络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负面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9-101.
被引量:4
9
刘金枚,王茂福.
透视网络中的人际信任危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5):136-138.
被引量:9
10
赵德华,王晓霞.
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探析[J]
.社会科学,2005(11):118-123.
被引量:7
1
王献敏,勒系琳.
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
.江西教育科研,2005(7):41-42.
被引量:5
2
马明华.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科学运用[J]
.文学教育,2016(16):171-171.
被引量:8
3
马莹华,刘世丽.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
.当代青年研究,2001(5):36-38.
被引量:11
4
康玮.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10):18-18.
5
王前军.
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39-40.
被引量:4
6
杨宏兰.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对策[J]
.学习月刊,2011(14):111-112.
被引量:8
7
马崇坤.
QQ群在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运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164-165.
被引量:1
8
杜灵来.
网络人际交往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构建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70-71.
9
孙洪静.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影响[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5(6):96-98.
被引量:5
10
朱燕.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7):31-33.
被引量:9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 第5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