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和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对炎性因子和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在患者发病4.5h内进行静脉用药,剂量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其中总量的10%1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90%以输液泵静脉滴注,持续1h滴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脉注射液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PS)、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多普勒超声测定前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和椎动脉的左右两侧血流速度。结果2组治疗前hs-CRP、TNF-α、PS、IL-1、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hs.CRP、TNF-α、PS、IL-1、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TNF-α、PS、IL-1、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和椎动脉的左右两侧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和椎动脉的左右两侧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右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右侧、椎动脉左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颅内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缺血区域血供。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719-3722,共4页 Hebei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07

共引文献416

同被引文献267

引证文献23

二级引证文献1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