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医药专业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院校的生物医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生物医药专业人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高效措施,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探索生物医药专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
李慧英
徐丽萍
机构地区
南通理工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2期269-269,共1页
Biotech World
基金
江苏省教育教改课题(2013JSJG453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
生物医药专业
教育衔接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冉隆平.
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21):2109-2110.
被引量:23
2
齐永长.
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89-891.
被引量:10
3
刘海波.
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与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11(15):133-134.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蒋乃平.
课程模式选择的重要性[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4):5-8.
被引量:40
2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的多因素分析[J]
.职教论坛,2004,20(08S):15-20.
被引量:24
3
涂明华,汪娩南.
护理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2005,2(1):15-17.
被引量:21
4
杨艳.
从生源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J]
.中国商界,2009(10):362-363.
被引量:10
5
张晓拔.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网络关系及结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24):20-22.
被引量:4
6
张晓拔 ,谢革新 .
课程观指导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5):40-42.
被引量:6
7
张英,张志元.
农业中高职教育“3+2模式”的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15(3):5-7.
被引量:8
8
郭翠兰.
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
.职教论坛,2007,23(03S):52-53.
被引量:48
9
刘凌,肖化移.
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0):50-52.
被引量:40
10
武佩牛.
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2):6-8.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40
1
张登宏.
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11(33):27-28.
被引量:14
2
张龙娟.
我校高职电气专业“综合化”课程模式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0):67-67.
被引量:1
3
房丙午,刘力.
建构课程过程模型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J]
.继续教育研究,2012(3):150-151.
被引量:1
4
聂晓.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J]
.科技信息,2012(7):467-467.
被引量:5
5
张兆顺.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牛生产技术》课程改革[J]
.价值工程,2012,31(11):253-255.
被引量:3
6
戴崇.
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基本问题的研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73-75.
被引量:7
7
张钱斌.
高职汽检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职教通讯,2012(26):12-14.
被引量:6
8
刘屏.
高职院校网络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
.电子商务,2013,14(3):80-81.
9
袁旦.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J]
.企业导报,2013(6):230-230.
被引量:2
10
刘守旺,张礼国.
“中高职教育衔接”视域下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4):206-20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文义,刘思一,黄薇.
民族院校生物医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就业与保障,2022(5):118-120.
被引量:2
2
茅宁莹,王雅雯.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江苏科技信息,2013(16):16-18.
被引量:8
3
徐晓媛,张洁菡,徐思远.
中日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142-146.
被引量:10
4
许良葵,张敏怡.
与世界接轨创新国内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122-124.
被引量:2
5
娄小娥.
英国药学教育及医疗体制对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启示[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7):948-953.
被引量:18
6
李宁.
基于职业技能标准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3Z):40-41.
被引量:2
7
李祥子.
美国医学教育及医疗系统给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0):129-130.
被引量:6
8
许雄伟,吴委,张嘉颖,翁秀华,黄品芳.
国外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52-56.
被引量:15
9
郭嘉亮,李海燕,聂鑫,张丽华,江正瑾,曾煦欣.
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建设推进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20,47(9):234-236.
被引量:8
10
袁月梅.
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医药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0(34):45-4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樊玉录,别春晓,徐一新,解伟,孟祥国,姚虹,方中坚.
中外药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药学教育,2024,40(6):24-28.
1
肖海峻,孟利前.
北京地区高职院校生物医药类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9):118-121.
被引量:1
2
王晓峰.
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4):105-107.
被引量:4
3
张薇.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2+2培养模式——以师范类服装设计专业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9):246-246.
4
吴远.
浅谈新就业形势下高职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J]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2):50-52.
5
邓海涛.
广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探讨[J]
.广西教育,2014,0(27):78-79.
被引量:1
6
冯燕芳,孙振球.
高职本科分段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33):69-73.
被引量:10
7
肖敏琼.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衔接机制探索[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67-69.
被引量:1
8
李晓璐.
生物产业集群发展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微生物学教学的优化[J]
.科教文汇,2009(10):91-91.
被引量:1
9
邓丽萍.
五年制艺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专业衔接——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0(6):68-70.
10
徐增杰.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改革实践[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5):27-30.
被引量:8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