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病情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便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作者
陈华武
马卫闽
机构地区
福建中医药大学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出处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91-92,共2页
Journal of North Pharmacy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乙型肝炎
进展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05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15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2.
2
平键,成扬,许怀栋,付海军,周朝晖.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体外实验[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3):148-151.
被引量:10
3
杨慧银,李筠,易毛.
复方黄芪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77-1280.
被引量:8
4
张伯鹏,赵艳,何淑宏,李睿(指导).
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8,30(5):523-524.
被引量:7
5
王亚玲,王凤娟.
核苷类药物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4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7):74-75.
被引量:4
6
李永伟,郭云蔚,李刚,凌小强,李桂侠.
甘草甜素对HepG2.2.15细胞株HBV感染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31-33.
被引量:4
7
李菁,李跃华,薛隆翠,吴翠贞.
丹参素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3):29-30.
被引量:75
8
韦照永,潘丽莹,覃益.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20-3021.
被引量:5
9
张学凤,陈福凤.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49-49.
被引量:14
10
张道杰,彭立义,权启镇,王要军.
肝酶谱测定对汉防己甲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价值分析[J]
.中草药,1996,27(2):93-9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40.
被引量:518
2
李永伟,杨宏志,柯千山,陈伟,陈雪娟.
甘草甜素对HBsAg低表达HepG2.2.15细胞株HBV感染及TLR2、4的影响[J]
.中药材,2008,31(3):403-407.
被引量:5
3
孟宪镛.
血清酶学诊断肝胆疾病的评价[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89,5(2):63-65.
被引量:17
4
李林,陆兔林,卞慧敏,滕建东.
莪术活血化瘀有效物质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40-42.
被引量:32
5
吕晴,段恕诚,朱启镕,沈惟堂,陈惠黎.
六种血清酶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肝炎的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10(4):208-210.
被引量:2
6
蒋道荣.
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的影响[J]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4,14(2):231-232.
被引量:4
7
罗春兰,吴爱琴.
不同品种莪术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
.广东药学,2005,15(2):10-11.
被引量:20
8
汪长生,许慧阳,蒯荟芬.
苦参素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5):570-573.
被引量:9
9
马学惠,龚爱玉,尹镭,陈贤明,赵元昌,王蕊,韩德五.
丹参对实验性肝硬化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免疫组化观察[J]
.肝脏病杂志,1994,2(2):79-81.
被引量:39
10
朱友才.
甘草甜素对血清乙肝标志的影响[J]
.新药与临床,1989,8(4):237-23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05
1
靳永亮,陈冠宜,苏腾伟,刘华.
苍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产业科技创新,2020(29):29-30.
被引量:1
2
张伟广,宋晓飞,张月铭,王建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90例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0):1008-1009.
被引量:1
3
马桂芳,丁风云,李惠芬.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7):2106-2107.
4
袁锦锋,吴晓锐,张锋.
苦参碱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2-53.
5
徐黎明.
中药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2004,1(3):108-109.
被引量:7
6
邓喜玲,陈学敏.
丹参素的合成和药理作用[J]
.农垦医学,2002,24(5):362-364.
被引量:6
7
李继承,袁淑慧,赵坚培,吕志连.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Regulating Peritoneal Lymphatic Stomata and Enhancing Drainage of Ascites in Mice with Liver Fibrosi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1,7(2):121-125.
8
许正锯,黄以群,张启华,王崇国.
大黄对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3):202-203.
被引量:12
9
刘凯,郑海生,李应东.
大黄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述略[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32-1734.
被引量:25
10
程孟怀,薛菊霞,武玉红.
甘利欣联合丹参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33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5):300-30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4
1
于小华,张新刚,王时俊,赵刚,陈瑞珍,杨英珍,李双杰.
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柯萨奇病毒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3):215-217.
被引量:29
2
张洁贞.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06,38(11):48-49.
被引量:8
3
林绿冬,缪君红.
中医抗乙肝病毒原则的提法质疑[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6-6.
被引量:2
4
叶永安,江锋,赵志敏,李志红,张良,刘慧清,黄宁宇.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
.中医杂志,2007,48(3):256-258.
被引量:129
5
陈玮,陈维雄,陈金联,陆允敏,姚惠香.
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上海医学,2007,30(7):530-533.
被引量:12
6
李晓杰,车景超.
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9):94-96.
被引量:11
7
刘士敬,宫嫚,孙永强,李忠斌.
中医药防治乙肝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6):562-567.
被引量:12
8
王常松.
基于文献研究的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探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100-102.
被引量:19
9
张锡兴,黄丽慧,黄木全.
中医“脾”内涵的实质分析[J]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37-838.
被引量:12
10
董明慧,王珏,张慧卿,苏永华.
具有保肝作用的临床常用中药[J]
.中医药导报,2010,16(4):108-11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9
1
潘洋,李奕呈.
潘洋教授运用四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浅谈[J]
.黑龙江中医药,2020(3):167-167.
被引量:2
2
吴小明.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中医学思考[J]
.中医研究,2017,30(9):3-5.
被引量:5
3
吴小明.
慢性乙型肝炎过用寒凉思考[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1):1341-1342.
4
王金环,张炫娜,孙凤,孙伟正.
清热解毒法治疗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8,46(1):94-97.
被引量:1
5
潘洋,巩淑萍,耿宏亮.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18,47(2):114-116.
被引量:4
6
皮峥嵘,左绪艳.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0):48-49.
被引量:3
7
陈寅萤,王忠,南景一,王阶.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4):779-784.
被引量:31
8
周文真,徐帆,李万萍,柯梦楠,严静,葛来安.
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6):119-121.
被引量:2
9
倪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
.饮食科学,2019,0(6):56-56.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刘燕玲,袁成民.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8,33(24):3647-3649.
被引量:10
2
金佳缘,李语玲,李晨明.
健软四苓汤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患者脾脏厚度、血清CIV水平及水平及eGFR的影响[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28(5):50-53.
被引量:1
3
余月菊,赵丹.
软肝汤加减对初诊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3):409-413.
被引量:2
4
陈微,叶锡勇,陈斌.
中西医联合用药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5):86-87.
被引量:1
5
周文真,徐帆,李万萍,柯梦楠,严静,葛来安.
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6):119-121.
被引量:2
6
邱晓年,熊丹,蒋翠平,陶叶琴,蔡小霞,袁淼,张鹏,谢宗明.
承逆缩脾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21,27(2):31-35.
被引量:6
7
张金丽,刘小发,娄莹莹,王绍坡,李佃贵.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辨治乙型肝炎经验[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4):644-647.
被引量:3
8
王健.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2):92-94.
被引量:2
9
陈威.
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2):75-77.
被引量:7
10
徐兰玲,周文亮,张世玺,姚芳.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预防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患者肝癌发生的相关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6):878-880.
被引量:1
1
辜建勋,肖明中,李晓东,盛国光.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治疗思路及方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3):184-185.
被引量:1
2
苏惠萍.
COPD稳定期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J]
.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09(8):15-16.
被引量:17
3
张夏.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思路及方法探讨[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177-178.
4
邱荃,徐立然,马秀霞,李亮平,扶伟,丁雪,杨超华.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思路及方法[J]
.中医研究,2016,29(4):68-71.
被引量:7
5
李光达,王建波,牛膺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眼科杂志,2005,13(4):381-383.
被引量:3
6
胡嵘,周端.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4,25(7):56-58.
被引量:9
7
马武开,钟琴,姚血明.
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及方法[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6):65-66.
被引量:5
8
彭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思路及方法浅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7):8-10.
9
花奇凯,高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疗现状与应用前景[J]
.微创医学,2016,11(4):551-553.
被引量:9
10
童楠,倪青,梁金香.
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药研究思路与方法[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7):1387-1389.
被引量:6
北方药学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