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和聚类分析法快速鉴别食用油种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近红外光谱可以获得不同种类食用油的组成和成分信息,利用聚类分析法提取不同食用油近红外光谱成分信息,对5大类共40个食用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试验证明:对900~1700nm波段范围的光谱样本经过二阶导数处理,利用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有效的区分5种不同的食用油,模型预测准确率为100%。
作者
马健
机构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信阳农林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期254-255,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食用油分类
聚类分析
透射光谱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周永生,罗士平,孔泳.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地沟油中胆固醇[J]
.色谱,2012,30(2):207-210.
被引量:29
2
黄儒添,叶小玲,廖文友.
41份食用油样品中地沟油鉴别及检测结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690-691.
被引量:8
3
胡玉君,刘翠玲,孙晓荣,赵薇,位丽娜.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芝麻油酸价含量的预测[J]
.中国酿造,2014,33(8):131-135.
被引量:6
4
吴静珠,刘翠玲,李慧,孙晓荣.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75-78.
被引量:25
5
吴广臣,李红莲,赵志磊,李小亭,庞艳萍,张晓瑜.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快速鉴别真伪小磨香油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1(2):90-93.
被引量:10
6
马健.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聚类法的信阳毛尖的年份鉴别[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5(3):108-11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李红莲,赵志磊,庞艳苹,吴广臣,李小亭.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花生油真伪及掺伪成分[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1(1):24-29.
被引量:18
2
吴广臣,李红莲,赵志磊,李小亭,庞艳萍,张晓瑜.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快速鉴别真伪小磨香油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1(2):90-93.
被引量:10
3
陈华才,吕进,俸春红,芦永军,陈星旦.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多酚中总儿茶素含量[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1):17-20.
被引量:42
4
原现瑞,韩伟,王凤池,刘学芬,张静.
小磨香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6):126-128.
被引量:3
5
张蕊,祖丽亚,樊铁,赵科鹏.
测定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的研究[J]
.中国油脂,2006,31(5):65-67.
被引量:104
6
李晓丽,何勇,裘正军.
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茶叶品种的新方法[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2):279-282.
被引量:81
7
徐志红,王金宇,李淑芬.
气相色谱法测定鹿茸萃取物中胆固醇的含量[J]
.食品科学,2007,28(6):269-271.
被引量:9
8
杨慧芬 李明元 沈文.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07-109.
9
王惠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10
Mohammad S, Hamideh Y. J Hazard Mater, 2009, 167:1152.
共引文献
71
1
张晓林,曲世超,黄大亮,赵守成,郭雅琳,刘莹.
加速溶剂萃取-凝胶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胆固醇[J]
.化学通报,2015,78(3):281-284.
被引量:3
2
赵延华.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芝麻香油[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48(1):108-109.
3
任静,黄亚茹,葛赞.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油脂领域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2,35(8):22-26.
被引量:3
4
尹洧.
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4):1-7.
被引量:13
5
金静,王龙星,陈吉平,田玉增,邹黎黎,张保琴,王淑秋,王幸福.
非正常食用油鉴别新方法(二):特征奇数碳脂肪酸的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检测[J]
.色谱,2012,30(11):1100-1107.
被引量:19
6
张丽媛,姚笛,何莹,王颖.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检测花椒样品中的玫瑰红B[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24(6):53-57.
被引量:1
7
王世成,王颜红,龙婕玲,李国琛,李波.
大豆油中掺混地沟油的FTIR定量分析模型[J]
.分析试验室,2013,32(3):51-55.
被引量:11
8
马力辉,高永阳,张婷,董猛,信文平.
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的设计[J]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3):644-646.
被引量:1
9
胡襄均,蒋骁氚.
“地沟油”的检测方法[J]
.化学教育,2013,34(5):1-2.
被引量:1
10
李河,林勤保,郭捷,王蓉珍,张林.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液态食品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1):376-38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5
1
崔国静,刘芳.
干姜、炮姜与炮姜炭[J]
.首都医药,2011(7):52-52.
被引量:7
2
张景超,朱艳英,丁喜峰,刘美义,郭西华,吴鹏乐,关颖.
不同产地山药的XRF和PXRD分析与表征[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7):1972-1974.
被引量:8
3
彭秀丽,夏河山.
不同产地山药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69-71.
被引量:6
4
窦欣.
薄层色谱法鉴别干姜不同炮制品[J]
.科技信息,2013(15):484-484.
被引量:5
5
唐艳,王维皓,刘江弟,杨滨.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西洋参质量评价及产地鉴别[J]
.中药材,2018,41(3):540-545.
被引量:26
6
张敏,韩正洲,严萍,刘海婵,张洁,詹若挺,陈蔚文.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鸡血藤药材定性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7):1491-1496.
被引量:13
7
常征.
探析炮姜与姜炭的合理使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8):50-51.
被引量:1
8
莫毛燕,朱琼花,薛兴阳,邓仙梅,周苏娟,孟江,王淑美.
姜炭炮制前后对虚寒性出血症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4.
被引量:11
9
周会芹.
利用药品检测车近红外图谱比对法快速鉴别洛汀新的真伪[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22):94-95.
被引量:1
10
朱雪梅,陈翠微,曹岗,鲍雯雯,蔡宝昌.
基于中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的牛蒡子生品和炮制品快速鉴别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321-3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刘远俊,刘丽萍,陈巧华,黄瑶,刘涛乾,邓成程,孙冬梅.
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颗粒的近红外快速鉴别研究[J]
.今日药学,2021,31(7):530-534.
被引量:8
2
李长滨,牛畅炜,苏丽,吴圣江,孙宪秋.
不同产地山药的近红外鉴别和差异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5):175-18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周燕,张纯,范晓良.
延胡索配方颗粒多指标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9):79-81.
被引量:4
2
张伟,孙叶芬,金传山,高波,任萃姣,赵宏苏.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草药,2022,53(22):7221-7233.
被引量:46
3
张诗华,郭朝晖,倪琳,宋平顺,李辰荃.
基于中红外技术的大蓟及小蓟鉴别研究[J]
.药学研究,2023,42(1):28-32.
被引量:1
4
余新金,熊倩,甘蓓,谢建华,余强,陈奕.
有机与非有机大豆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近红外鉴别[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7):139-147.
被引量:4
5
李海洋,桂新景,侯富国,岳佑凇,姚静,施钧瀚,李学林,李振国,王青晓,王海波,刘瑞新.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快速鉴定技术研究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2023,42(8):1026-1038.
被引量:14
6
邓志扬,廖强,邵淑娟,刘军.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山楂果实品种近红外无损鉴别方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22):249-256.
被引量:1
7
李春燕,叶利明,薛金涛.
近红外光谱模型快速无损测定肉中糖的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3,59(12):1407-1412.
被引量:1
8
李高岩,杨一荻,曲范娜,刘奇斌,笔雪艳.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及问题思考[J]
.药学研究,2024,43(1):99-104.
被引量:3
9
覃月莲,彭诗雅,韦红言,黄艳,韦敏灵,韦锦斌,潘诗翰,苏志恒,梁永红.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4,41(2):302-309.
10
韩莹,曾文珊,刘红果,李刘炜,林东,袁震霆.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及一致性检验模型鉴别肚痛健胃整肠丸[J]
.今日药学,2024,34(3):196-199.
1
王彩云,相秉仁,张伟,王正武,陈昌云.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J]
.食品科学,2009,30(6):184-187.
被引量:18
2
邢补泉,桑培荣,李军.
中性氧化铝做前处理对食品中安赛蜜检测结果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0):1516-1517.
3
李俊贵,何惠欢,黎庆涛.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快速测定糖浆的研讨[J]
.广西轻工业,2003,19(5):10-12.
被引量:1
4
李海燕,周海军,郭峰,欧少沛,何少清,付全意.
液体近红外分析仪在葡萄糖浆检测中应用的优势[J]
.食品工程,2017(1):61-64.
被引量:2
5
陈斌,方如明,赵杰文,陆道礼.
食醋主要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法[J]
.食品科学,2000,21(5):55-57.
被引量:17
6
余辉,袁卫杰,齐丹.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白酒甲醇超标快速无损检测[J]
.食品科学,2012,33(24):201-204.
被引量:9
7
严峰,杨俊杰,史久林.
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光谱检测技术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7):2828-2834.
被引量:1
8
Stephen Dryer.
密切关注食品标签法规[J]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5,0(11):15-16.
9
欧盟食品饮料行业建议全欧盟使用统一的营养标签[J]
.中国检验检疫,2006(8):57-57.
10
薛志成.
胡萝卜可制作果丹皮[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0(12):31-31.
农业与技术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