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个性化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
被引量: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今世界的发展有力地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则是实现这一重要任务的根本途径。个性化教育问题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各高校学生的实际,寻找大学生个性培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
刘继勇
邓敏
机构地区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9-131,共3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个性
个性化教育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分类号
G40-03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参考文献
4
1
郭法奇.
论美国的个性化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47-51.
被引量:34
2
蔡剑琴,谢建群.
开展创新教育 培育创新能力[J]
.中医教育,1999,18(5):7-8.
被引量:4
3
廖湘蓉,杨志明.
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0(5):10-12.
被引量:33
4
王云林.
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J]
.教育探索,2000(3):8-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J]
.教育研究,1999,20(8):8-15.
被引量:457
2
余文森,王永,张文质.
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
.教育研究,1999,20(3):58-63.
被引量:131
3
袁爱玲.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5):39-42.
被引量:92
4
郭法奇.
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1998(5):13-18.
被引量:31
5
卢瑟.S.利德基 龙治芳等(译).美国特性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15,297.
6
顾立新.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J]
.北京教育(普教版),1999(1):23-25.
被引量:7
7
郭建生.
加强对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北京教育(普教版),1999(5):12-14.
被引量:20
8
王树秀.
创造力个性特征的跨文化研究[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6,5(3):87-9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78
1
攸泰然,王亚东,秦小露,赵佳.
在校大学生创新意识调查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9,0(9):257-257.
2
瓦龙美,王秀琴.
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模式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S1):211-211.
3
王晓红.
浅议计算机实验课的个性化教育[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0).
4
杨文勇.
老年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方法刍议[J]
.职大学报,2003(2):111-112.
5
徐冬鸣.
美国“在家上学”探析[J]
.世界教育信息,2013,26(4):52-56.
被引量:2
6
吴永光.
论女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2013(4):53-55.
被引量:1
7
黄德智,訾虎.
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刍议[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4):78-79.
被引量:3
8
唐湘桃.
中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比较——从一则美国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想到的[J]
.基础教育研究,2005(1):44-45.
被引量:3
9
周玫.
教育个性化思潮概述[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4):43-46.
被引量:7
10
唐湘桃,沈聪.
透视美国中小学课堂的自由与开放[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6(12):59-60.
同被引文献
133
1
张晓静.
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J]
.教育研究,1994,15(10):32-35.
被引量:38
2
刘文霞.
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8.
被引量:48
3
王小燕.
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理论学刊,2004(8):87-89.
被引量:34
4
陈晔,徐凌霄.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9):148-149.
被引量:38
5
蔡克勇.
个性·特色·人才强国——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4-6.
被引量:6
6
谢炜.
情感教育对学生道德建设的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66-68.
被引量:8
7
周攸胜.
略论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8):58-58.
被引量:12
8
赵东海.
浅谈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3):106-107.
被引量:3
9
孟祥林.
个性化教育的本质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1):92-97.
被引量:16
10
庞烈鑫,刘朝晖,闫开印.
构建研究型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J]
.中国大学教学,2005(4):22-24.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6
1
殷现元.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34-35.
被引量:6
2
唐新华.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90-92.
被引量:24
3
叶辉.
“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30-33.
被引量:2
4
黄佳明.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新[J]
.琼州大学学报,2006,13(3):24-25.
5
郭绍生.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级互动统一系统[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3(1):5-6.
被引量:1
6
何典,罗新密.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育关键环节研究[J]
.时代教育,2007(10Z):12-12.
7
张广铎.
促进个性化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20-22.
被引量:6
8
缪秀军.
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代意义[J]
.内江科技,2009,30(8):47-47.
被引量:7
9
项忠平,谢彬,王玲.
第二课堂活动与个性化教育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10-12.
10
周礼.
高职院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思考[J]
.世纪桥,2010(11):81-8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龚菊芳.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J]
.海外英语,2020(3):20-21.
被引量:4
2
张琳,禹旭才.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124-126.
被引量:9
3
梁春华,林瑞青.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回归[J]
.兰州学刊,2005(3):303-304.
被引量:19
4
许冰.
浅议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
.民族论坛,2005(6):46-48.
被引量:16
5
林瑞青.
生命德育模式引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4):24-28.
被引量:11
6
叶芳.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6(17):72-73.
被引量:6
7
毛芳才.
论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4):40-42.
被引量:4
8
王利明.
浅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F09):102-103.
被引量:5
9
黄智锋.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4):96-97.
被引量:1
10
江冰.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意蕴[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17-218.
被引量:4
1
蒋晓荣,李随成.
论大学生个性培养[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26-27.
被引量:3
2
雷涛,陈俐.
对大学生个性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07(7):105-107.
被引量:6
3
唐星星.
论大学生个性培养与社团建设[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6):131-132.
4
付俊.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7):221-222.
5
王丽雅.
关于大学生个性培养的思考[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0-41.
被引量:2
6
陈庆凯.
浅议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8):71-72.
被引量:1
7
徐凤云.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J]
.文教资料,2007(11):40-42.
被引量:2
8
张玲娜.
以个性培养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J]
.中国成人教育,2010(5):104-104.
被引量:1
9
李永苍.
大学生个性培养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49-50.
被引量:15
10
孙蔚黎.
刍议大学生个性培养[J]
.中国德育,2007,2(4):68-68.
江西社会科学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