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富硒稻米栽培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富硒稻米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水稻叶面喷施粮油型锌硒葆转化为有机硒蛋白,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生产出富硒大米,为积极探索打破粮食生产效益低的瓶颈提供指导。
作者
朱春燕
陈贝尧
邱庆开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马江镇农技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0-20,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富硒稻米
栽培
研究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石爱华,彭祚全,张妍艳,刘龙庆.
我国富硒大米的研究与开发[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1):31-32.
被引量:20
2
金国强,王治学,吴殿星.
富硒水稻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15,21(5):24-28.
被引量:7
3
方勇,凌卫东,胡秋辉.
有机富硒稻米生产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583-587.
被引量:6
4
池忠志,杨洋,杨福明,姜心禄,郑家国.
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289-2292.
被引量:15
5
张玲霞.
不同水稻品种富硒能力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1,31(3):111-11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蒋彬.
水稻富硒基因型品种遴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S1):152-156.
被引量:25
2
张志刚,韩玉珍.
有机大米加工技术规程[J]
.垦殖与稻作,2004(4):56-57.
被引量:2
3
魏丹,杨谦,迟凤琴,申惠波.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
.土壤肥料,2005(1):39-41.
被引量:93
4
张瑞华.
富硒食品生产工艺及其效益分析[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1):49-51.
被引量:1
5
江川,王金英,谢冬容.
硒对人体的重要性及水稻硒营养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2005,23(1):36-38.
被引量:11
6
王岳忠.
绍兴县富硒稻米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稻米,2005,11(4):45-46.
被引量:1
7
谭周.
硒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Ⅱ硒对增强水稻抗性与改善结实性状的作用[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18(4):58-61.
被引量:17
8
周爱珠,桂兴龙,邵银康,何琼.
富硒营养保健大米产业化开发途径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6(2):5-5.
被引量:3
9
金连登,朱智伟,许立.
我国“三品”大米生产与认证的法规及技术标准要素研究[J]
.中国稻米,2006,12(2):1-6.
被引量:8
10
张士陆,王学会,熊忠炯,吴立蒙,袁国青,钱立礼,张智,方世寸.
红米皖稻129富硒化研究[J]
.中国稻米,2007,13(1):47-4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56
1
郑茜,祝义伟,邹严俊杰,龙勇.
富硒冲调米粉的加工工艺研究[J]
.轻工科技,2022,38(3):20-22.
被引量:2
2
王洁,张瑜,张星,王浩然,黄晓林.
水稻富硒栽培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24-26.
被引量:8
3
覃金鼓,蒙懿,覃勇军,莫让孟,黎成波.
8个超级稻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11,28(10):1391-1392.
被引量:1
4
王瑞,田东,丁建方,陈升军,朱文明.
从测产结果分析洪泽湖农场机插秧水稻高产的可能途径[J]
.农技服务,2011,28(10):1406-1408.
5
阙小峰,司文会,徐良,张承祖,黄超群,胡雪平.
魏可葡萄叶面肥富硒的应用效果[J]
.园艺与种苗,2012,32(6):84-86.
被引量:14
6
张洋.
青海省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硒的吸收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5-11186.
被引量:11
7
张金荣,赵建平.
无公害纯天然富硒大米生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64-65.
被引量:2
8
叶海辉,谢德芳,谢轶,吴学进.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热带水果蔬菜中硒含量[J]
.园艺与种苗,2012,32(10):23-26.
被引量:1
9
李木英,王竹青,曾蕾,石庆华,潘晓华,谭雪明.
Effects of Water Deficit and Increased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the Late Growth Stage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Anti-aging of Leaves in Different Hybrid Rice Varietie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11):2311-2322.
被引量:1
10
杨益花,袁卫明,单建明,许乃霞,顾晖,王勋.
叶面硒肥施用量对稻谷总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3):51-54.
被引量:19
1
夏胜平,徐建强.
无公害富硒稻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171-171.
被引量:4
2
赵学杏.
无公害富硒稻米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31-32.
被引量:3
3
方勇,凌卫东,胡秋辉.
有机富硒稻米生产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583-587.
被引量:6
4
陈煜,钱优良.
开发富硒稻米 提高种粮效益[J]
.上海农业科技,2005(6):38-38.
5
常玉凤,王留梅,葛娜.
高产富硒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5):16-17.
被引量:2
6
宋家永,贾宏昉,吴雪松,王海红,邓德芝,宫长荣.
烟草硒蛋白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159-161.
被引量:6
7
吴忠坤.
富硒稻米的特点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4):121-121.
被引量:9
8
李林.
蚕豆-甜玉米-富硒水稻间作套种新耕作模式[J]
.上海蔬菜,2009(3):57-58.
被引量:2
9
秦德荣,单之利,樊家选.
富硒稻米生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5S):58-59.
被引量:5
10
高升贤.
涪陵坪上地区无公害富硒水稻规范化生产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2016,10(18):24-24.
被引量:5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