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外治法治疗腺瘤性大肠息肉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外治法的开展为大肠息肉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从灌肠法、灸法、埋线法等方面阐述中医外治法治疗腺瘤性大肠息肉复发的研究进展。
作者
戴美兰
蒋冬毅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8期29-29,3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大肠息肉复发
灌肠
分类号
R26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4
1
张北平,赵喜颖,刘刚.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腺瘤性大肠息肉的中药干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718-2720.
被引量:35
2
李禹廷,黄云锦,林一帆,高文艳,刘杨,陆宇平,巩阳,季芳,薛晶.
便秘患者结肠息肉发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8):1901-1903.
被引量:2
3
范世平,马晓霖,饶振芳.
中药保留灌肠防治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内镜治疗后再复发[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74-75.
被引量:16
4
韩玲.
86例大肠息肉患者复发性和中医证侯分布规律[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4):107-108.
被引量:22
5
刘杨,林一帆,麻树人,王长洪,张宁,陆宇平,高文艳,巩阳,季芳.
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5):470-472.
被引量:25
6
周继勇,陈晓飞,曹泮悬,何锋.
参苓白术散加减防治结肠腺瘤息肉术后复发30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4):264-265.
被引量:12
7
刘添文,陈延.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特点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7):1562-1564.
被引量:33
8
刘天基.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息肉效果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2):146-147.
被引量:11
9
饶振芳,陈斌,刘文清.
中药预防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再复发110例[J]
.中医杂志,2002,43(2):131-131.
被引量:13
10
黄李梅,覃小芬.
肠息肉摘除术后中药灌肠预防复发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01,24(2):21-21.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刘兵,王伟涛,崔文娟,贾彦超,王广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多发息肉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3):52-53.
被引量:10
2
滕松茂,徐富星.
五倍子乌梅汤灌肠为主治疗结肠息肉14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2):11-11.
被引量:3
3
丁军利.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5,25(1):42-44.
被引量:9
4
陈俊威,陈影波.
结肠息肉86例分析[J]
.广东医学,1994,15(6):379-379.
被引量:4
5
刘立,徐复霖.
中医治疗肠息肉病的概况[J]
.人民军医,1994,37(10):65-66.
被引量:4
6
朱成,张建萍,张子其,赵东海.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及五年以上随访[J]
.中华消化杂志,1995,15(4):198-199.
被引量:23
7
安阿玥,郑丽华,黄跃.
中药内服外灌法治疗家族性息肉病15例[J]
.中级医刊,1995,30(12):44-45.
被引量:1
8
欧希龙,孙为豪,曹大中,俞谦,俞婷,张有珍,吴志英.
27例大肠息肉癌变肠镜特点及诊治[J]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04-806.
被引量:26
9
何公达.
息肉平汤加减治疗消化道息肉15例[J]
.江苏中医,1996,17(3):16-17.
被引量:19
10
马晓霖,饶振芳,范世平.
中药防治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内镜术后再发的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6,38(5):67-6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42
1
牛淑凡.
口服藏药二十九味能消散在全结肠切除术后护理中对小肠息肉复发的预防效果[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7):79-80.
2
杨子怡,刘淳,唐智军.
基于“痰瘀窠囊”论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防治[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S02):60-60.
被引量:1
3
吴瑶麒,李合国,李佃贵,徐伟超,郭敏.
基于“浊毒理论”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候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6):76-79.
被引量:12
4
郭立杰.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S1):143-144.
5
常静,李廷谦,万美华,张颖,Phil Wifien(审校).
中国4种中医药大学学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3):171-178.
被引量:24
6
黄绍刚,张北平,黄穗平.
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的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研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59-860.
被引量:4
7
修丽娟.
魏品康教授从痰论治多发性结肠息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6):386-387.
被引量:47
8
戚士芹,黄河,王一真,任素珍.
小儿结肠息肉病的治疗策略探讨[J]
.中国内镜杂志,2009,15(4):350-352.
被引量:2
9
金军,韩树堂.
浅谈结肠息肉的中西医诊疗[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125-126.
被引量:5
10
李建华.
6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5-1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8
1
无.
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8):50-55.
被引量:85
2
丁宁,张梅,张琳丽,张艳慧.
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549-552.
被引量:17
3
陈仕武,朱娟.
1233例大肠息肉的临床与内镜分析[J]
.临床荟萃,2007,22(10):728-729.
被引量:24
4
严小军,左铮云.
中医对结肠癌前病变机理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05-906.
被引量:29
5
胡占起,田振国.
田振国治疗肉芽肿性结肠炎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91-1692.
被引量:3
6
张倩倩.
李德新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验案一则[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43-144.
被引量:6
7
王少华.
从三则病案看辨证治疗克罗恩病的思路[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0):703-705.
被引量:8
8
贺海辉,沈洪,顾培青.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防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280-286.
被引量:30
9
韦艳碧.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防治胃肠腺瘤性息肉再发63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1,20(2):10-11.
被引量:14
10
郭美霞,张晓华,朱人敏,杨妙方,吴晓尉.
代谢综合征与中老年人结直肠腺瘤型息肉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9):969-97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4
1
李蒙丽,由凤鸣,严然,付雯,郑川.
基于逆流挽舟法论结肠癌前病变的干预[J]
.四川中医,2017,35(11):27-29.
被引量:6
2
赵爽,温艳惠.
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8):127-129.
被引量:5
3
陶莹,武鹏涛,李达,郑庆虎,杨燕青.
穴位埋线干预代谢综合征对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6):126-129.
4
杨燕青,武鹏涛,陶莹,李瑛,周利红.
穴位埋线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息肉术后复发及代谢水平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10):53-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闫珺,石婷婷,刘松江.
刘松江教授治疗结肠癌经验浅谈[J]
.现代肿瘤医学,2019,27(3):486-488.
被引量:5
2
李晓红,夏孟蛟,李蒙丽,金钊,严然.
基于“口腔-肠道微生物纠缠”从太阴阳明论治结肠炎癌转化[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4):541-544.
被引量:3
3
刘佳卉,迟莉丽,赵继亭,梁峻尉,孙大娟.
“既病防变”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防治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20,39(4):331-335.
被引量:4
4
常春阳,舒琦瑾.
舒琦瑾教授治疗大肠癌临床经验撷菁[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4):370-374.
被引量:4
5
李娜,余炳取,王雨静,陈怡.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后的应用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77-180.
被引量:4
6
窦英磊.
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后外敷中药穴位敷贴对预防复发的作用[J]
.现代养生,2022,22(1):13-15.
被引量:2
7
戴雅玲,周婉萍,杨婉玲.
综合护理对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切除术后的干预效果[J]
.中外医疗,2022,41(5):145-148.
被引量:2
8
宰德富,张丽丽.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并发症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5):7-11.
被引量:2
9
梁晓华,严晓璐,檀心广,杨杨,胡志方,李福祥.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直径5~15 m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师在线,2023,13(12):54-58.
10
贾金虎,张懿,于子轩,彭琛,王一坤,孙宏新.
风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中医肿瘤学杂志,2024,6(1):91-96.
被引量:2
1
戴美兰,覃健.
雷火灸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6,30(1):224-225.
被引量:25
2
杨璐,陈大权.
中医药治疗胃肠道腺瘤性多发息肉[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30-631.
被引量:9
3
欧阳学农,吴志.
防癌不能凭“运气”[J]
.抗癌,2016,29(3):32-33.
4
马晓霖,饶振芳,范世平.
中药防治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内镜术后再发的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6,38(5):67-68.
被引量:14
5
王岳.
从“韩国人参丸事件”反思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法律问题[J]
.医院管理论坛,2006,23(12):60-64.
被引量:4
6
汪发勇,许建明,梅俏,汤海涛.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Smad4和Smad7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J]
.胃肠病学,2008,13(5):281-284.
被引量:1
7
方兴国,赵逵,朱蓉,李红平.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00-6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