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兰人工育种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是世界兰科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中国兰人工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中国兰文化的特点和对中国兰产业的影响,中国兰的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利用,以及对中国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
孙叶
包建忠
刘春贵
李风童
马辉
张甜
陈秀兰
机构地区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2015]
扬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编号:yz2014031)
关键词
中国兰
人工育种
种质资源
产业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682.310.3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9
1
朱根发.
国际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5,32(4):25-27.
被引量:46
2
朱根发,陈明莉. 兰花杂交选育研究初报[C].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2004:66-69.
3
郑立明.
春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交育种的试验[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61-65.
被引量:10
4
曾碧玉,许传俊,徐夙侠,张文惠,黄青云.
兰属种间杂交胚拯救研究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39(3):12-14.
被引量:5
5
张志胜,何琼英,傅雪琳,欧秀娟,林伟强,蒋俊岳.
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杂交种子萌发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2):62-65.
被引量:66
6
周丽,胡春根.
几种兰花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13-115.
被引量:6
7
李枝林,王玉英,王卜琼,余朝秀,程利霞.
兰花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4):52-56.
被引量:22
8
陈华,林兵,潘宏.
国兰辐射诱变效应研究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4):24-25.
被引量:10
9
黄焱,李方,夏宜平,等. 60Co对国兰生长及生理变化的影响[C].2009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文集,2009:8-16.
10
褚云霞,张永春,靖相密.
春兰离体根状茎辐射及EMS诱变方法建立[J]
.北方园艺,2009(1):49-5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21
1
朱根发.
大花蕙兰市场发展新动向[J]
.中国花卉盆景,2004(7):32-33.
被引量:10
2
李辛雷,陈发棣.
菊花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4,21(4):392-401.
被引量:45
3
王侠礼.
生物技术在兰花产业上的应用[J]
.北方园艺,2004(6):79-80.
被引量:8
4
王慧中,王玉东,周晓云,应奇才,郑康乐.
兰属14种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及AFLP分析[J]
.实验生物学报,2004,37(6):482-486.
被引量:25
5
王丹,任少雄,苏军,李卫锋,王熙.
核技术在观赏植物诱变育种上的应用[J]
.核农学报,2004,18(6):443-447.
被引量:53
6
陆漱韵,濮绍京,王家旭.
甘薯辐射和组培相结合筛选突变体[J]
.作物学报,1993,19(4):309-314.
被引量:8
7
杨应华,吴小美.
兰花种子萌发研究[J]
.热带作物科技,1994(3):32-34.
被引量:9
8
沈颖,徐程,万小凤,张铭.
ISSR-PCR在石斛种间鉴别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5,36(3):423-427.
被引量:73
9
张志胜,谢利,萧爱兴,何琼英,姜蕾.
秋水仙素处理兰花原球茎对其生长和诱变效应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5,19(1):19-23.
被引量:42
10
贾月慧,张克中,赵祥云,黄善武,陆长旬,张启翔.
辐射亚洲百合‘pollyanna’雄性不育突变体的RAPD分析[J]
.核农学报,2005,19(1):29-32.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284
1
于静,陈守良,陈之林.
杂交兰新品种‘守良梅’[J]
.园艺学报,2022,49(S01):137-138.
被引量:1
2
邓杰玲,黄昌艳,崔学强,李秀玲,唐璇,张自斌.
兰属新品种‘玉兔’[J]
.园艺学报,2020(S02):3052-3053.
被引量:1
3
张月娇.
几种国兰杂交果荚生长发育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19,0(3):1-5.
4
王木桂,曾瑞珍,谢利,高许花,张志胜.
墨兰多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32-136.
被引量:14
5
朱根发,郭振飞.
重要观赏兰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4,21(4):471-477.
被引量:33
6
贺学礼,滕华容.
分子标记RAPD在被子植物分类上的应用[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5):556-560.
被引量:3
7
王侠礼.
生物技术在兰花产业上的应用[J]
.北方园艺,2004(6):79-80.
被引量:8
8
王慧中,王玉东,周晓云,应奇才,郑康乐.
兰属14种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及AFLP分析[J]
.实验生物学报,2004,37(6):482-486.
被引量:25
9
王卜琼,李枝林,余朝秀.
兰花育种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5,32(3):551-556.
被引量:38
10
秦贺兰.
国兰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
.北京园林,2005,21(2):20-2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5
1
李秀玲,范继征,周锦业,崔学强,闫海霞,何荆洲,刘开强.
兜兰属新品种‘西之王子’[J]
.园艺学报,2019,46(S02):2882-2883.
被引量:3
2
王木桂,曾瑞珍,谢利,高许花,张志胜.
墨兰多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32-136.
被引量:14
3
朱根发,郭振飞.
重要观赏兰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4,21(4):471-477.
被引量:33
4
朱根发,陈明莉,罗智伟,罗思琼,吕复兵,王碧青.
墨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种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研究[J]
.园艺学报,2004,31(5):688-690.
被引量:58
5
王慧中,王玉东,周晓云,应奇才,郑康乐.
兰属14种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及AFLP分析[J]
.实验生物学报,2004,37(6):482-486.
被引量:25
6
何睿颖.
巨瓣兜兰[J]
.中国花卉盆景,2005(7):13-13.
被引量:1
7
陈华,林兵,潘宏.
国兰辐射诱变效应研究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4):24-25.
被引量:10
8
谢伟,乐超银,林直,程凡,何正权,姚伟.
兰属品种的RAPD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69-373.
被引量:21
9
张莉,张明,高宏秀.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34-2135.
被引量:22
10
高丽,杨波.
春兰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3):305-30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6
1
马晓波,陈会员,胡梅香.
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J]
.花卉,2017,0(18):15-16.
被引量:1
2
包建忠,孙叶,李风童,刘春贵,袁媛,马辉,张甜,陈秀兰.
春兰新品种‘黄蝴蝶’、‘瑞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0):1-3.
3
马辉,孙叶,李风童,刘春贵,袁媛,张甜,陈秀兰,包建忠.
中国兰智能温室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1):162-165.
被引量:1
4
李丽辉,胡瑶,李宏告,张跃龙,张勇,吴宏燕.
基于RAPD、ISSR标记的国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9):42-47.
被引量:7
5
王玲.
国兰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2022,45(1):8-13.
被引量:2
6
黄小艳,夏池,黄玮婷,方中明.
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杂交育种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25(3):323-33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王会敏.
山西涑水河源头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调查分析[J]
.山西林业科技,2024,53(S01):43-45.
2
和寿星,薛润光,汤王外,徐春莲,郭承刚.
莲瓣兰设施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9):19-22.
3
谢慧敏,彭德镇,陈衍如,罗火林,杨柏云,熊冬金.
江西主要山脉春兰野生居群遗传结构与分化[J]
.植物科学学报,2020,38(1):123-133.
被引量:5
4
林榕燕,陈艺荃,钟淮钦,吴建设,林兵.
杂交兰EST-SSR标记在国兰中的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20,35(5):503-508.
被引量:2
5
崔学强,唐璇,黄昌艳,邓杰玲,李秀玲,张自斌,卢家仕.
基于ISSR标记的卡特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20,33(7):1383-1388.
被引量:10
6
崔学强,唐璇,黄昌艳,邓杰玲,李秀玲,卢家仕,李先民,张自斌.
22种石斛兰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05-3014.
被引量:13
7
姚瑞红,魏杰,孟昕,金梦然,刘雅兰,寇紫倩,史宝胜.
基于ISSR标记的丁香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44(5):48-56.
被引量:3
8
徐子涵,陈跃,胡凤荣.
兰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24):8245-8254.
被引量:1
9
王玲.
国兰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2022,45(1):8-13.
被引量:2
10
李湘妮,谢利,张晶,田瑞钧,郭和蓉,魏倩,张志胜,曾瑞珍,周志雁.
杂交兰新品种玉清兰选育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22,49(10):43-51.
被引量:1
1
于长清,考伟,李书德,顾晓杰,夏立成,鞠家柱.
虾池养殖刺参技术研究[J]
.水产科学,1998,17(6):15-18.
被引量:6
2
武深秋.
影响毛皮动物皮张质量的因素[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9):7-7.
3
J.Turner,M.W.Moncur,R.Hand,罗林文.
桉树人工育种方法学[J]
.桉树科技,1995,12(2):62-74.
被引量:1
4
吴丽民,陈建青,郑若男,李志平,胡巧云,候巧玲,陈林丛.
兰花多倍体人工育种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6,28(8):52-54.
被引量:4
5
王振忠,蔡邦平.
让“天堂鸟”飞进寻常百姓家 ──鹤望兰人工育种的研究[J]
.厦门科技,2000(1):22-23.
6
姜郁华.
鹤望兰的栽培技术[J]
.辽宁林业科技,2002(2):44-44.
7
王有基,周兵,翟旭亮.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J]
.北京水产,2008(2):23-25.
被引量:11
8
吴清明.
奶牛接产技术与管理[J]
.南方奶业,2013(4):17-20.
被引量:1
9
人工养殖水蛭误区[J]
.技术与市场,2002,9(2):33-33.
10
劳逸飞.
“生物柴油”树种人工育种成功[J]
.农家之友,2006(03S):31-31.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