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优点,是资本市场上一种新兴的融资工具。通过对可转换债券的双重属性分析和连续融资假说,后门权益融资假说和风险转移假说的梳理,发现公司选择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的外在原因主要有:较低的债务融资成本,转股时获得低的权益融资成本以及税收优惠。内在原因主要有代理成本问题,信息不对称,达到连续融资的目的以及抑制过度投资。
作者
甘利群
机构地区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6年第5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代理成本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王欢.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分析[J]
.当代经济,2011,28(14):32-33.
被引量:4
2
何媛媛.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3
张卫国.廖萍康.可转换债券价值评估与风险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4
陈洁.
我国可转换债券研究综述[J]
.会计之友,2011(13):104-105.
被引量:3
5
徐耿彬,许娜.
国内有关可转债发行动机研究综述——基于2006年——2009年文献综述[J]
.经济师,2011(1):116-116.
被引量:2
6
贺文龙.
浅析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的动因[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5):56-56.
被引量:1
7
胡敏杰,余怒涛.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研究综述[J]
.价格月刊,2012(3):82-86.
被引量:3
8
张桂杰.
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综述[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8):67-69.
被引量:3
9
杨洁.
信息不对称与可转债发行动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综述[J]
.财会通讯(下),2012(4):86-88.
被引量:1
10
宋淑琴.
燕京啤酒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4):29-3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6
1
程玲莎.
从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看发行公司的适应性[J]
.市场周刊,2009,22(7):90-91.
被引量:1
2
何佳,夏晖.
有控制权利益的企业融资工具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理论思考[J]
.经济研究,2005,40(4):66-76.
被引量:56
3
刘娥平.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5(7):45-56.
被引量:69
4
赖其男,姚长辉,王志诚.
关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5(9):105-121.
被引量:53
5
刘娥平.
发行可转换债券与增发股票公司的财务特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05-110.
被引量:14
6
刘舒娜,陈收,徐颖文.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因及股价效应研究[J]
.系统工程,2006,24(1):62-69.
被引量:16
7
牟晖,韩立岩,谢朵,陈之安.
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顺序新证: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J]
.管理世界,2006,22(4):19-27.
被引量:27
8
唐康德,夏新平,余明桂.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实证分析[J]
.管理学报,2006,3(3):360-365.
被引量:18
9
陈红霞,袁显平.
股权结构与可转换债券融资关系分析[J]
.特区经济,2006(5):109-110.
被引量:9
10
柯大钢,袁显平.
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动机探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7-15.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0
1
于逄.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策略分析[J]
.商,2012(14):71-71.
2
冯晓丽,李小健.
可转换债券融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2012(5):115-117.
3
郭树,岳相男.
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2(6):84-84.
被引量:1
4
吕永霞.
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4):5-7.
被引量:1
5
杨毅,孙楠楠.
基于融资成本的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23-26.
被引量:2
6
范治斌.
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22-123.
7
张伟伟,赵思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因探析[J]
.中国市场,2017(6):126-127.
被引量:3
8
魏露露.
可转换债券融资问题分析[J]
.市场研究,2017(7):66-67.
被引量:1
9
王定校.
我国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15):56-58.
被引量:5
10
李艳琴.
企业并购融资策略探析——以中国电建为例[J]
.当代经济,2016,33(34):82-84.
同被引文献
6
1
邹兵.
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概述[J]
.财会通讯(中),2011(11):46-48.
被引量:1
2
徐耿彬,刘星河.
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动机分析——基于风险评估假说的实证检验[J]
.财会月刊(下),2011(4):6-8.
被引量:3
3
李秉祥,李娟.
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动机的实证检验——基于控制权收益动机和管理防御动机[J]
.会计之友,2013(1):109-112.
被引量:2
4
董旭,包楠.
可转债条款设计与三方博弈均衡[J]
.会计之友,2014(14):64-67.
被引量:2
5
张丽坤,肖万.
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效应实证分析[J]
.财会通讯(中),2016(8):26-28.
被引量:10
6
张伟伟,赵思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因探析[J]
.中国市场,2017(6):126-1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马洁.
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动因分析——以三一重工为例[J]
.现代商业,2023(22):141-144.
1
徐子尧.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动机分析——基于连续融资假说的实证检验[J]
.财经科学,2007(8):29-35.
被引量:6
2
王冬年,王瑜.
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连续融资中作用机理的研究——以万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
.会计研究,2007(2):72-78.
被引量:12
3
曾康霖,徐子尧.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研究评述[J]
.经济学动态,2007(5):89-93.
被引量:2
4
罗冠男.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研究[J]
.经济视角,2013,32(10):47-48.
被引量:2
5
张伟,钱佳琪.
数字货币的属性分析与战略构想[J]
.清华金融评论,2016,0(6):61-66.
被引量:2
6
张晓春.
探析民间融资的发展[J]
.经济师,2010(6):202-203.
被引量:18
7
赵勇.
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机制[J]
.中国金融,2012(5):86-87.
被引量:20
8
李玉蓉.
金融市场国际化及其成因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1997(7):43-46.
9
周瑞珍.
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调查与思考[J]
.知识经济,2011(8):56-56.
被引量:2
10
裴子英.
论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25(6):30-32.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