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基础能源——煤炭的“清”“高”之路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4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其中有15项重点任务。煤炭独占两席,且位列前三:"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位列第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位列第三。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再次得到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直接导致了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大量依靠进口的局面。目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虽然有快速发展,但若想成为能源主力支撑还需时日。
作者
陈向国
出处
《节能与环保》
2016年第5期16-25,共10页
关键词
基础能源
能源工程
技术创新
清洁高效
能源技术
能源结构
洁净煤技术
煤炭消费
燃煤发电
能源科技
分类号
F426.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8
1
黄秋香.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1):62-64.
被引量:19
2
陈志超,高函,刘昌华.
基于AHP综合评价模型的潞安矿区生态承载力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062-4065.
被引量:2
3
布仁仓,常禹,胡远满,李秀珍,贺红士.
基于Kappa系数的景观变化测度——以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为例[J]
.生态学报,2005,25(4):778-784.
被引量:99
4
闫旭骞,徐俊艳.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J]
.金属矿山,2005,34(6):56-59.
被引量:21
5
孙顺利,周科平,胡小龙.
基于投影评价方法的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5):139-143.
被引量:12
6
刘满芝,杨继贤,周梅华.
煤炭储备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方向建议[J]
.中国矿业,2010,19(11):41-44.
被引量:7
7
李金峰.
我国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再思考[J]
.煤炭经济研究,2010,30(12):9-11.
被引量:9
8
秦鹏,沈智慧,白喜庆.
神北矿区环境承载力评价[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9(1):36-40.
被引量:3
9
彭宏杰,李朝林.
进一步完善煤炭储备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J]
.中国煤炭,2012,38(3):10-14.
被引量:8
10
苏楞高娃,朝鲁孟其其格,锡林塔娜,祁德元.
矿产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的影响——以锡林浩特市周边矿区为例[J]
.草原与草业,2013,25(3):40-4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张辉,李梦珍.
当前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紧迫性探讨[J]
.高教学刊,2021,7(20):152-155.
被引量:4
2
孙俊东,宋仁忠,李飞跃,佘长超,郭添玉,李军,张成业.
基于多源数据的锡林浩特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50(7):157-165.
被引量:2
3
郑德志,吴立新.
新时期我国煤炭供给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建议[J]
.煤炭经济研究,2019,0(6):79-8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秦容军.
我国煤炭的区域特点及关键问题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9,0(12):53-59.
被引量:5
2
陈冬冬,谢生荣,吴仁伦,张守宝.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虚实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
.科教导刊,2023(3):78-80.
3
张鹏,王青海.
精益化管理在上榆泉煤矿洗选中心物资管理的应用[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2):59-60.
被引量:1
4
关万森.
白庄矿选煤厂菜单式精细化管理实践[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6):88-88.
5
霍超.
新疆煤炭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查开发布局研究[J]
.中国煤炭,2020,46(10):16-21.
被引量:45
6
霍超.
山西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查开发布局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2020,32(9):159-162.
被引量:6
7
陈清.
煤矿联网数据分析模型设计与实现[J]
.煤矿安全,2021,52(8):162-166.
被引量:5
8
王丹凤.
新时期陕西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研究[J]
.中国煤炭,2021,47(12):1-6.
被引量:4
9
王国法.
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J]
.煤炭科学技术,2022,50(1):1-27.
被引量:289
10
陈登红,华心祝,杨科,李志华,段敏克.
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8):213-215.
被引量:3
1
李伟.
煤炭工业节能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J]
.安徽科技,2013(10):50-51.
2
我国能源科技面临六大主要任务[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0):105-105.
3
郭新宇.
煤基甲醇——中国新能源的最佳选择[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9(12):23-26.
4
张抗.
低碳约束下的能源战略[J]
.中国石油石化,2010(1):35-37.
5
袁全虎.
热能动力在工业锅炉方面的发展分析[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15):183-184.
6
张抗.
“新能源热”的“冷”思考[J]
.石油科技论坛,2009,28(6):26-30.
被引量:3
7
张月,万永东,王大鹏,谭映红.
开发可再生能源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2010,22(3):33-35.
被引量:5
8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发布[J]
.地球,2016,0(6):5-5.
9
赵二丽,张玉.
不同EGR对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的数值模拟[J]
.重型汽车,2011(4):11-13.
10
朱杰,徐传洲.
锅炉的清洁燃料水煤浆[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2,21(4):39-41.
节能与环保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