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盘县云南切梢小蠹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云南切梢小蠹为云南松的重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在贵州盘县开展云南切梢小蠹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总结了云南切梢小蠹在盘县的分布、生活史、危害等特征及防治措施,为该虫的防治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信息。
作者
朱增明
机构地区
贵州省盘县常青山苗圃场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云南切梢小蠹
发生
防治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1
周建华,肖育贵,肖银波,郭亨孝,赵谦.
四川地区云南松切梢小蠹监测技术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4,25(4):1-6.
被引量:6
2
叶辉.
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生物学研究[J]
.昆虫学报,1996,39(1):58-62.
被引量:41
3
刘永华,叶恭银,李鲜花.
温度对野蚕黑卵蜂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的影响[J]
.昆虫天敌,2006,28(3):126-131.
被引量:4
4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王用贤,舒凝碧,杨道生.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1997(2):1-7.
被引量:60
5
叶辉.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蛀害研究[J]
.昆虫学报,1999,42(4):394-400.
被引量:26
6
王鸿斌,赵丽稳,罗茜,张真,孔祥波.
红脂大小蠹声音信号记录、分析与发声器官电镜观察[J]
.林业科学研究,2012,25(1):17-22.
被引量:9
7
李霞,张真,曹鹏,王鸿斌,韩平定.
切梢小蠹属昆虫分类鉴定方法[J]
.林业科学,2012,48(2):110-116.
被引量:23
8
欧阳倩,莫如江,吴伟坚.
瓜实蝇卵巢的发育阶段及分级[J]
.生物安全学报,2014,23(1):24-29.
被引量:6
9
李姣,金晨钟,龙大彬,欧阳芳,戈峰.
天敌昆虫对害虫的非直接致死效应[J]
.应用昆虫学报,2014,51(4):863-870.
被引量:8
10
任金龙,赵莉,葛婧.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卵巢发育的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2014,51(5):1280-128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刘金林,赵宁,杨斌,李宗波.
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9,32(1):74-8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军辉,张晓连.
云南省切梢小蠹属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概况[J]
.浙江林业科技,2019,39(5):117-121.
2
陈瑾,李慧,胡天义,杨华磊,危嘉航,金林,郝德君.
松墨天牛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与发育[J]
.昆虫学报,2023,66(9):1210-1220.
被引量:1
3
鲁国艳,张梦蝶,张艳琳,杨斌,李宗波.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J]
.林业科学研究,2024,37(1):41-51.
被引量:1
4
鲁国艳,张梦蝶,袁会,杨斌,李宗波.
云南切梢小蠹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头部感器的对比观察[J]
.环境昆虫学报,2024,46(4):1006-1017.
5
袁会,姜永艳,罗永军,严广,李宗波.
云南切梢小蠹化学信息物质的组成及其阶段性变化[J]
.西部林业科学,2024,53(6):90-96.
1
朱增明.
盘县云南切梢小蠹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
.乡村科技,2016,7(14):93-94.
2
何瑜.
盘县云南切梢小蠹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2011(4):33-34.
3
卢文娟,马建鹏.
大理州引进科研团队研发云南切梢小蠹防控技术[J]
.云南林业,2016,0(6):71-71.
4
岳锋,杨斌,冯丹,周希伟.
云南松混交林抗云南切梢小蠹的效果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159-161.
被引量:6
5
谢应.
贵州盘县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措施[J]
.当代畜牧,2013,42(7Z):52-53.
6
蒋红梅,段桂春.
浅析贵州盘县蔬菜种植结构调整[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6):5-6.
被引量:1
7
余昌培.
加快盘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
.南方农业,2011,5(4):37-39.
被引量:2
8
岳锋,杨斌,周庆宏.
2种非寄主挥发性成分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3):1050-1053.
被引量:1
9
马学玉,吕军,叶辉.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云南切梢小蠹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5):398-405.
被引量:3
10
段兆尧,杨子祥,王健敏,和玉华.
云南切梢小蠹的室内饲养及隐蔽期生活习性的观察方法[J]
.林业科学研究,2013,26(3):389-392.
被引量:3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