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薯去蔓机发展探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甘薯去蔓工作愈加繁重,作业效率低且劳动成本高,急需甘薯去蔓机代替人工对藤蔓进行处理。国外甘薯去蔓机发展较为成熟,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机型单一,性能不稳定,还需研制出多种类型适应不同种植条件的去蔓机,以促进农户甘薯种植的积极性,为农户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作者
林雪
陈长卿
黄赟
郑涛
朱建锡
王洁
机构地区
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60-60,76,共2页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Equipments
关键词
去蔓
粉碎
还田
机械化
分类号
S22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张子瑞,刘贵明,李禹红.
国内外甘薯收获机械发展概况[J]
.农业工程,2015,5(3):13-15.
被引量:22
2
胡良龙,田立佳,胡志超,计福来,王冰,马标.
4GS―1500型甘薯宽幅收获机的研究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3):151-154.
被引量:19
3
赵大为,高占文.
国内外甘薯茎叶处理收获机的发展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6):19-20.
被引量:11
4
王冰,胡良龙,胡志超,计福来,田立佳.
我国甘薯切蔓机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377-379.
被引量:23
5
徐文艺,马继春,张华.一种甘薯杀秧机:中国,ZL201420290645.9[P].2014-10-29.
6
申屠留芳,巩尊国,宗林新,孙星钊,孙成龙.
单垄红薯薯藤切碎机的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4,36(7):89-9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刘庆昌.
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导报,2004,22(9):21-22.
被引量:218
2
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安康.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B12):3-5.
被引量:53
3
何伟忠,木泰华.
我国甘薯加工业的发展现状概述[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176-180.
被引量:69
4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
国外甘薯生产机械化[EB/OL].[2011-03-20].http://www.bm-ny.com/bbs/simple/?t153.html.
6
新农艺新机具[EB/OL].(2011-02-19)[2011-03-20].ht-tp://www.ydyt.cn/news-content.asp?articleid=68.
7
4UL一80型薯类割秧机[EB/OL](2002一04-20)[2011-03-20].http://ww.sdjn.cn/jn_technology/content.jsp?id=6762.
8
甘薯机械的设计.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5,(7):82-89.
9
日本薯农使用的切蔓机与收获机[EB/OL].(2004—04—29)[201l一03—20].http://www.xushul8.net/fune/showeontent.asp?cate=harvests&id=5.
10
美国大农场使用的甘薯生产机械(2)[EB/OL].(2004-05-02)[2011-03-20].http://www.xushul8.net/func/showcon.tent.asp?care=harvests&id=12.
共引文献
53
1
王涛,柳国光,楼婷婷,姚爱萍,吴列洪.
丘陵山区甘薯收获机的研制与试验[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12):41-46.
被引量:5
2
岳瑞雪,孙健,钮福祥,徐飞,张爱君.
长期定位施肥对甘薯品质、RVA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87-92.
被引量:3
3
刘冰,谢贤,任翠梅,李杰.
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135-137.
被引量:3
4
陈小冬,胡志超,曹成茂,王冰,陈有庆,顾满.
薯类联合收获机薯茎分离机构研究与展望[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12):10-17.
被引量:10
5
段成鼎,范建芝,杨淑娟,井水华,黄成星.
3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田间防效试验[J]
.杂草科学,2014,32(2):52-55.
被引量:14
6
刘武华.
新邵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4(7):83-86.
7
吕金庆,田忠恩,杨颖,尚琴琴,吴金娥.
4U2A型双行马铃薯挖掘机的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6):17-24.
被引量:77
8
胡良龙,王公仆,凌小燕,王冰,王伯凯,游兆延.
甘薯收获期藤蔓茎秆的机械特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9):45-49.
被引量:36
9
张子瑞,刘贵明,李禹红.
国内外甘薯收获机械发展概况[J]
.农业工程,2015,5(3):13-15.
被引量:22
10
李世奎.
玉米精量播种与农艺结合的对比试验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5):75-7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9
1
何伟忠,木泰华.
我国甘薯加工业的发展现状概述[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176-180.
被引量:69
2
米谷,薛文通,陈明海,杨慧玲.
我国甘薯的分布、特点与资源利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6):324-326.
被引量:24
3
刘兆朋,谢方平,吴明亮.
成熟期油菜茎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9,31(2):147-149.
被引量:25
4
李洪民.
国内外甘薯机械化产业发展现状[J]
.江苏农机化,2010(2):40-42.
被引量:29
5
卢强,陈树人,李继伟.
秧草茎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1,33(7):174-176.
被引量:8
6
胡良龙,胡志超,谢一芝,田立佳,计福来,王冰.
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11(6):20-25.
被引量:75
7
夏阳,何玉静,王万章,秦现增.
分段红薯机械化收获模式实验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11(6):70-72.
被引量:10
8
于向涛,胡良龙,胡志超,张延化,计福来.
我国旱地移栽机械概况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14-616.
被引量:42
9
陈长林,闵启超,梁苏宁.
微型播种机在我国丘陵山地推广应用初探[J]
.中国农机化,2012(2):81-83.
被引量:7
10
赵大为,高占文.
国内外甘薯茎叶处理收获机的发展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6):19-2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吴腾,胡良龙,王公仆,王冰,张亚萍.
我国甘薯秧蔓粉碎还田装备发展概况与趋势[J]
.农机化研究,2017,39(11):239-245.
被引量:2
2
郑文秀,吕钊钦,鹿瑶,魏乐乐,刘正铎,蔡玉虎.
甘薯成熟期秧蔓的机械物理特性参数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8,40(6):173-17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福祥,王维新,李霞,闫毅敏.
棉株茎秆物理机械特性的测定分析[J]
.新疆农机化,2018(5):18-20.
被引量:3
2
郑文秀,吕钊钦,张万枝,刘正铎,鹿瑶,李玉道.
单行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6):1-9.
被引量:15
3
申海洋,王冰,胡良龙,王公仆,纪龙龙,沈公威,吴腾.
4UZL-1型甘薯联合收获机薯块交接输送机构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7):9-17.
被引量:13
4
方鑫,汤达伟,陈哲吾,杨格.
常规滤嘴卷烟力学特征参数的测定[J]
.烟草科技,2021,54(6):92-100.
被引量:4
5
张明.
微型播种机在喀斯特山地推广应用分析[J]
.河北农机,2021(11):23-24.
6
刘树峰,张广玲,吕钊钦,李光提,李玉道,束钰.
基于系统工程视角的薯类农业机械设计方法研究[J]
.现代农机,2021(6):51-53.
被引量:3
7
李俊平,贺平,王悦,张德晖,郑文鑫,何金成.
黄金百香果藤蔓力学性能参数的测定[J]
.农机化研究,2023,45(12):181-190.
被引量:1
8
谭营,尚书旗,王东伟,何晓宁,朱浩,郑超,李绪,邹茂茂.
甘薯茎叶收获仿垄型割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24,46(11):65-73.
1
马广栋.
新沂市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农机化,2014(4):29-31.
2
秦广泉.
水田植保机器人的SWOT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9):97-98.
3
赛建国.
水稻大面积机械化插秧关键技术[J]
.新疆农垦科技,2012,35(8):8-9.
4
袁忻.
睢县小麦田除草剂的正确选择与使用[J]
.河南农业,2013(23):29-29.
被引量:1
5
吴昌生,蒋祝成,陈新兵.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机插秧高产制种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3,30(4):39-41.
被引量:1
6
董恩美.
打顶剂“西域金杉”在棉花上的试验初报[J]
.石河子科技,2015(2):1-2.
7
李翼南.
中联重科启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J]
.农业机械,2016,0(4):154-154.
8
李继春.
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特点[J]
.农业机械,2016(9):113-115.
被引量:5
9
李梦林.
带地入社是壮大农机合作社的更好选择[J]
.湖南农机,2014,0(12):67-68.
10
王晶,宋小冬,薄艳玲,刘淑梅,王利国,陈景丽.
玉米机械化收获势在必行[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4):48-48.
被引量:1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