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共治视角下提高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制度建设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2015年我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社会共治"原则的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开始从政府管制型模式转为政府治理型模式。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已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风险交流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仅有赖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发挥公权机关的应有作用,同时也必须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真正落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举措应该是建立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但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还存在诸多制度和机制上的障碍,既有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性法律障碍,也有监管体制上的障碍,还有交流机制的缺乏,相关学科研究和支撑亦不足,能够从事风险交流的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风险交流的改善与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制度、政策和机制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 孙颖
出处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Study on China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王伟国:《管制,共治与法治: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多远》,《食品安全法治内刊》,2014年12月第2期.
  • 2应飞虎:《运用信息路径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法治内刊》,2014年12月第2期.
  • 3姚国艳:《立法理念与制度体现:环保法修订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启示》,《食品安全法治内刊》,2014年12月第2期.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十九条.

同被引文献9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