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血液感染(BSI)期间血小板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35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的临床资料,评价血小板指标的动态变化和BSI的临床特点,血小板指标检测分为5个时间段:发病前30~7 d(A期)、发病1 d内(B期)、发病后2~5 d(C期)、发病后6~10 d(D期)、发病后11~20 d(E期)。研究终点为30 d死亡率。结果 BSI患者中,BSI期间的平均血小板数量减低(P〈0.001);平均MPV水平增加(P〈0.001)。A期和B期之间非生存患者(n=25)MPV升高程度低于生存患者(P=0.006),B期和C期之间,非生存患者的MPV升高程度高于生存患者(P=0.03)。BSI后MPV升高是BSI的不良预后因素(OR 1.82;95%CI:1.00~3.32;P=0.027)。结论 BSI后的MPV水平变化可作为BSI的预后指标。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83-298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