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7-138,共2页
Study & Exploration
参考文献5
-
1刘少华.高校合并与学报走向[J].编辑之友,2001(1):25-26. 被引量:3
-
2李弘.论21世纪高校学报的集成管理[J].编辑学报,2001,13(1):31-32. 被引量:8
-
3陶家柳.如何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215-216. 被引量:12
-
4程静.普通综合性大学学报扩大稿源的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6):446-448. 被引量:10
-
5周宗锡,蔺西亚,张书.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的实践谈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1):21-2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吴寿林.打破封闭格局 创办单科学报[J].编辑学刊,1995(3):75-76. 被引量:7
-
2黄润泽.科技期刊的效益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6,7(3):10-14. 被引量:2
-
3袁建平.我国科技期刊的改革及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6,7(3):22-24. 被引量:8
-
4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8-74.
-
5张利军.科学(Science)[J].编辑学报,1997,9(1):57-58.
-
6宁夏大学学报编辑部.前进中的<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3).
-
7黄万武.学报专业化是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2):75-76. 被引量:36
-
8海峰,李必强,向佐春.管理集成论[J].中国软科学,1999(3):86-87. 被引量:67
-
9钟紫红.从《美国医学会杂志》看美国医学期刊的编辑出版与质量控制[J].编辑学报,1999,11(4):231-234. 被引量:21
-
10张丽君,熊爱民.学位论文——一种值得高校学报编辑重视的稿源[J].编辑学报,2000,12(1):39-40.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40
-
1于 岩,李文仁,朱淑美.强化办刊意识 提高编审水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62-64.
-
2李萍.谈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生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2-64. 被引量:2
-
3夏登武.高校学报稿件组织选择误区及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04,16(5):336-337. 被引量:7
-
4张玉亭.高校学报编辑的意识与知识更新[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4):357-359. 被引量:5
-
5胡宏梅.拓展高校学报双向展示功能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6):153-156. 被引量:2
-
6邵凯云.高校学报窗口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35-138. 被引量:4
-
7季山,姜革,李晓琦.黑龙江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地位影响和发展建议[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30(4):85-89. 被引量:3
-
8汪文敏.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与功能定位刍议[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2):54-59. 被引量:2
-
9窦春蕊,屈李纯,温晓平.论高校学报综合质量的提高途径[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3):110-112. 被引量:2
-
10郑宗荣.提高高校学报办刊质量之我见[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5):125-1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21
-
1李文藻.有效发行量与最佳发行量[J].中国报业,2004(7):60-62. 被引量:1
-
2李力民,翁贞林.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J].编辑之友,2002(S1):44-45. 被引量:11
-
3史庆华.学报与CIS策划[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44-145. 被引量:1
-
4孙姝凯,王颖,张文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的走向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62-64. 被引量:4
-
5宗树兴.计算机化给学术期刊带来的办刊影响[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1):66-67. 被引量:1
-
6宋应离.办好高校学报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5(1):117-122. 被引量:7
-
7谢振中.浅谈高校学报的地位与作用[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3(6):27-30. 被引量:2
-
8魏梅芳.关于学术期刊编辑流程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3):57-59. 被引量:3
-
9谭长贵.中国高校学报出版定位的尴尬、困惑与迷失[J].编辑之友,2004(4):58-60. 被引量:13
-
10吴涌汶.论学术期刊的弱市场性及其运作保障机制[J].探索,2002(1):142-14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6
-
1吕淑珍.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与办刊策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52-54. 被引量:6
-
2胡宏梅.拓展高校学报双向展示功能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6):153-156. 被引量:2
-
3谭明华.浅谈公安院校学报工作现代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22(1):114-116.
-
4陈国剑.普通高校学报在高校办学中地位的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1):152-156. 被引量:9
-
5包颖,欧宾.《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10年刊文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12):164-172. 被引量:5
-
6孙景峰.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3):128-13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6
-
1曾德良.中文期刊问题剖析[J].图书馆,2005(4):55-57. 被引量:4
-
2姜黎梅,毛瑞兴.略论学报质量[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78-79. 被引量:1
-
3宫福满.高校学报生存“危机论”评析[J].编辑学报,2007,19(5):324-326. 被引量:11
-
4黄文英.地方高校学报文章质量提升之路再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179-182. 被引量:2
-
5杜利民.高校学报的功能与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328-330. 被引量:11
-
6王小飞,杨凤娥.关于高校学报功能的若干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157-158. 被引量:2
-
7赵雁,隋肃.网络时代提高高校学报办刊质量探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6):118-120. 被引量:3
-
8张爱梅.科技创新背景下高校学报功能的定位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83-86. 被引量:3
-
9郝丹.中美远程教育研究发展与当前热点的比较研究——以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为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2(7):40-48. 被引量:6
-
10徐永生.高职院校学报打造特色栏目的实践探索——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农问题研究”栏目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115-117. 被引量:1
-
1陈静,赵智岗,陈英.优化内在质量——高校学报永恒的主题[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4):74-76.
-
2竺小恩.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的3项举措[J].编辑学报,2008,20(3):264-266. 被引量:7
-
3李霞,张印朋.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网络交流[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126-127.
-
4成凤明.关于成人高校学报发展的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8(3):93-93. 被引量:1
-
5刘景平,席战强.《河池学院学报》2011~2013年载文、作者统计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4,34(4):119-123.
-
6郑云.浅谈广播媒体“互联网+”与“+互联网”[J].中国报业,2015,0(18):81-81.
-
7本刊评论员.大胆走向媒体融合的新时代[J].视听纵横,2011(5):1-1.
-
8陈大为.逆境是生活的一部分[J].出版经济,2006(5).
-
9吴义东.新媒体发展和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对策——以粤港传媒为例[J].新闻世界,2009(5):12-13. 被引量:7
-
10王萍.重视党刊精品建设[J].今传媒,2000,10(6):2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