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 被引量:2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兴盛的网红文化,系统梳理了这一现象从网络红人到网红逐渐泛化更迭的发展变迁,从网红主体、中间推手以及网红的受众三个层面对当下火热的网红文化传播的动因和要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试图归纳这种互联网文化的特征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同时指出网红热潮对于社会的潜在作用和影响。
作者 敖鹏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共5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唐余俊.从网络小说看网络文学基本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2):54-58. 被引量:8
  • 2杨庆国,陈敬良.网络红人形象传播及其符号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91-94. 被引量:32
  • 3[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 4Manuel G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BasilBlackwell Ltd.1996.P469.
  • 5张国昨.《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5/05/content_11314169.htm.
  • 6http://www.4hw.com.cn/new/20160421/174635_12.html.
  • 7《网红、主播、个人IP、移动直播……这一切的链条式解读》,http://www.huxiu.com/article/146636/!.html.f=index_topl.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张普.关于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的几点理论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9(1):35-44. 被引量:49
  • 2何明升.网络生活中的情景定义与主体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34-36. 被引量:16
  • 3[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1-52.
  • 4[6]张雁南.聊天宝典之一笑傲江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 5[7]林伦伦.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Z].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 6Frank N. Magil 1. Symbolical Interaction [ M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Sociology, 1997 ( 11 ) : 1399-1402.
  • 7万兴亚.“木子美”日记网上持续发烧[EB/oL].http://www.people.com.cn/GB/it/1065/2254758.html,2003-12-19/2012-02-08.
  • 8Grant, P.R., & Holmes, J.G..The Inte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e Images [J J ,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81, 44(6): 107-115.
  • 9冯媛.解析表象--关于八家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J].参见金一虹,刘伯红.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65-67.
  • 10谭钰怡.论腐败符号互动现象的产生及传播[J].理论观察,2008(4):44-4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9

引证文献204

二级引证文献11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