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毒杀鱼类致水体污染的司法定性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法设定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目的在于规范危险物品管理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危险物品使用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受到法律的管理和限制。行为人使用毒害物毒杀鱼类致水环境大面积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可以适用危险物品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作者 薛培 叶小舟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16期26-29,共4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刘志伟.危险物品肇事罪若干疑难问题新探[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2):22-26. 被引量:4
  • 2程红.环境刑法保护法益比较研究[A].刑法论丛(第9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3王炜.《刑法》修改带来了什么?-修改后的第三百三十八条加大了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N],中国环境报.2011-03-04.
  • 4卢志坚,袁同飞.《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到“投放危险物质罪”》,载《江苏法制报》2009年9月22日.
  • 5德国1998年修订的《刑法典》第324条第1款.
  • 6刘钦铭.《论现时之行政刑法》[J].军法专刊,.
  • 7日本《公害罪法》第5条.
  • 8李挚萍.《设立污染环境罪势在必行》,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8月21日.
  • 9《德国刑法典》第325条.
  • 10雷鑫.严格责任移植于环境刑法中的价值分析[J].法学杂志,2009,30(6):87-9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1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