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造社出版部历史价值重估——从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关于“革命文学”论争谈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纵观近几年创造社研究的情形,有关前期创造社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中后期创造社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关创造社文学艺术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有关创造社外部情形研究成果较少,这些未被深入发掘的研究领地中,关于创造社出版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就创造社出版部来讲,
作者
张勇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70,共9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前期创造社
“革命文学”
价值重估
出版
研究成果
鲁迅
历史
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咸立强.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53-59.
被引量:4
2
汤欢芹.
革命文学论争根源之探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2):191-194.
被引量:1
3
咸立强.
郁达夫、创造社小伙计与郭沫若间的矛盾纠葛——以创造社出版部清理工作为中心的考察[J]
.郭沫若学刊,2008(1):69-76.
被引量:4
4
黄益玲.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离散事件研究——以“若即若离”的小伙计叶灵凤为视点的考察[J]
.现代中文学刊,2013(1):35-43.
被引量:2
5
隗静秋.
略论创造社出版部筹建成功的原因[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0):16-18.
被引量:1
6
薛理勇.
一张创造社出版部股票[J]
.档案春秋,2005(4):47-48.
被引量:1
7
周建华.
革命文学论争之话语革命问题[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69-72.
被引量:2
8
江卫社.
论"革命文学"论争的向度[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4):50-54.
被引量:1
9
李建平.
略论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及革命文学论争[J]
.前沿,2007(7):229-23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0
1
胡景战.
叶灵凤小说简论[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15(1):27-29.
被引量:2
2
咸立强.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53-59.
被引量:4
3
周毓英.《记后期创造社》[J].申报月刊,1945,3(5).
4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1926,.
5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M].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38..
7
.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
郭沫若.编辑余谈[J].创造季刊,1922,(2).
9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A].饶鸿兢.创造社资料:下[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10
毛泽东.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毛泽东选集(3)[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910.
共引文献
6
1
付甜甜.
社团传播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J]
.华中学术,2019(3):1-10.
2
黄益玲.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离散事件研究——以“若即若离”的小伙计叶灵凤为视点的考察[J]
.现代中文学刊,2013(1):35-43.
被引量:2
3
朱宏伟.
人事、资本、方向:创造社的内在危机[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6):126-130.
4
柳怡汀.
1920年代中后期的“青年同盟”——以狂飙社与创造社小伙计的互动为例[J]
.现代中文学刊,2017,0(5):57-63.
被引量:1
5
刘天艺.
从“以资养社”的社团运作模式看“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为何成立幻社[J]
.中国文学研究,2022(3):156-163.
被引量:1
6
李文浩.
为何不只一种主义?——也谈创造社的文学倾向[J]
.人文杂志,2024(12):53-62.
1
魏建.
十年思索的再思索——评八十年代的创造社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1-18.
被引量:3
2
张广海.
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过程考述——兼论后期创造社五位主力新成员的入党问题[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1):28-37.
被引量:5
3
杨霞.
论鲁迅在“左联”中的尴尬境地[J]
.青年文学家,2011,0(15):231-231.
4
袁良骏.
他俩为何不相互状告[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3):39-39.
5
咸立强.
后期创造社的译介策略及内在矛盾[J]
.郭沫若学刊,2008(4):49-53.
被引量:1
6
张广海.
再论后期创造社与福本主义之关系[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7(2):62-70.
被引量:6
7
王静.
从“世纪末呓语”到“反抗的热情”——论王独清诗歌的过渡性[J]
.菏泽学院学报,2015,37(1):23-26.
8
张广海.
论后期创造社的实践观及其实践之维的沦陷[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23-28.
被引量:2
9
秦川.
“老实人的老实著作”——评《创造社通观》[J]
.郭沫若学刊,2004(4):81-84.
10
柴红梅,刘伟.
伊藤虎丸的创造社研究——大正日本文学语境中的“同时代性”考察[J]
.齐鲁学刊,2011(4):141-144.
鲁迅研究月刊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