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量:9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从古代到现代,我国工匠精神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注重简约朴素、切磋琢磨为特征的孕育阶段,以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为特征的产生阶段,以主张心传体知、师徒相承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提倡开放包容、勇于创新为特征的传承阶段,这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展现了我国工匠精神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而使这一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 张迪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8,共4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研究"(项目编号:16XNH069)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宋)朱熹.《四书集注》[M].岳麓书社,1985年.第79页.
  • 2乔治.萨顿.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M].鲁旭东,译.河南:大象出版社.2010.
  • 3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 4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 5Sabrina. Corbellini ,Margriet. Hoogvliet.Artisans and Religious Reading in Late Medieval Italy and Northern France(ca.1400- ca.1520)[J]. Journal of Medieval and Earl), Modem studies North, Carolina:Duke University Press,2013(FaU).
  • 6雅克.勒高夫.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M].周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 7罗贝尔.福西耶.中世纪劳动史[M].陈青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 8罗贝尔.福西耶.中世纪劳动史[M].陈青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9爱德华.露西一史密斯.世界工艺史: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M].朱淳,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 10古川安.科学的社会史: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M].杨舰,梁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共引文献1001

同被引文献540

引证文献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