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传播模式变革与理念创新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临全新的传播环境和舆论格局,政府机构依靠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实现对目标人群的精准传播。大数据时代,政府传播应该创新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传播达到畅通的信息传播和社会互动。
作者
郑保卫
李鹏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0,共5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传播
模式
理念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1
1
郑保卫,杨柳.
论风险社会中危机传播的策略与方法[J]
.新闻前哨,2010(10):42-4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俞可平.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西方左翼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若干理论的评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5(1):4-22.
被引量:29
2
2010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3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
赵延东.
解读“风险社会”理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6):80-83.
被引量:78
7
崔德华,彭哲.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74-7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5
1
周静.
现代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传播研究——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关闭评论说起[J]
.今传媒,2012,20(8):25-26.
被引量:1
2
白燕燕.
网络媒介给风险社会带来的社会风险[J]
.新闻窗,2012(4):85-86.
3
韩昱,李晓洵.
2010年危机传播研究综述[J]
.青年记者,2012,0(04Z):24-25.
被引量:1
4
李雪松.
关于十年来危机传播的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3):78-81.
被引量:3
5
刘轻扬,郑巍,鲁礼文,赵晨楠.
新媒体公众气象预警产品制作发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数字通信世界,2024(12):144-147.
同被引文献
132
1
刘小燕,崔远航.
政府传播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未来方向[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5):107-116.
被引量:6
2
陈龙,陈伟球.
网络民粹主义传播的政治潜能[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297-301.
被引量:23
3
刘小燕,崔远航.
论政府传播的客体--“利益相关者”视角[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4):128-134.
被引量:5
4
刘燕凤.
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引导问题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132-135.
被引量:6
5
高亮华.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3):43-48.
被引量:17
6
余志为.
论新媒介时代的“媒介控制”[J]
.编辑之友,2015(9):52-55.
被引量:2
7
李元书.
政治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J]
.政治学研究,2001(3):68-77.
被引量:22
8
刘小燕.
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目标模型[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4(4):127-132.
被引量:3
9
陈超.
信息社会离我们有多远[J]
.中国信息化,2006(23):18-31.
被引量:1
10
董关鹏.
全球传播时代的政府新闻发布与媒体关系——一个研究者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主讲者的视角[J]
.对外大传播,2007,15(2):31-3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7
1
刘小燕,崔远航.
政府传播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未来方向[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5):107-116.
被引量:6
2
陈然.
政务新媒体舆情回应效果及优化策略[J]
.青年记者,2017(24):95-96.
被引量:7
3
谭天.
关于政府网络传播的几个问题[J]
.西部学刊,2017,0(11):68-70.
4
黄丽娟.
“后真相”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J]
.廉政文化研究,2017,8(6):20-26.
被引量:2
5
程长明,孟凡会.
好人正能量营销传播主要模式和策略探讨[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34(1):108-113.
被引量:1
6
张涛甫,王智丽.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政务传播实践[J]
.新闻与写作,2018,0(10):71-77.
被引量:6
7
杨家明.
互联与智能:论大数据情境下政府传播的模式转型[J]
.传播力研究,2018,0(9):31-31.
被引量:1
8
李琴,吴飞.
融媒体时代政府传播困境及策略研究[J]
.传媒,2019,0(5):90-93.
被引量:8
9
杨航.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直接传播平台效能提升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2-24.
10
高慧军,黄华津.
新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优化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9,0(6):16-2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吴芮.
新媒体时代女性健康类App传播实践研究——以美柚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2):24-28.
2
左俊龙,李怡舟.
体医融合视域下我国老龄人口体育健康传播模式研究[J]
.体育视野,2023(12):18-20.
3
乔师宇.
社交媒体时代下B站体育传播发展策略及未来展望[J]
.体育视野,2023(2):25-27.
被引量:2
4
赵丹丹.
新媒体语境下经济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46(S01):178-180.
被引量:1
5
赵晨.
数字办公 扬帆起航[J]
.计算机与网络,2000,26(2):10-11.
6
谈婷婷.
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务新媒体舆论引导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17,3(22):14-15.
被引量:2
7
孟凡会,曹晨.
基于媒介优势的好人正能量传播策略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138-140.
8
温志强,李永俊.
融媒体时代基于语义识别的网络舆情风险智能预警体系构建[J]
.传媒,2019(12):89-91.
被引量:6
9
原光,曹现强.
“涉官”网络舆情中政府回应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39个案例的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2019,38(8):126-135.
被引量:28
10
冯雅,李刚.
新型智库传播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基于CTTI来源智库媒体影响力的实证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19(3):20-28.
被引量:15
1
何明华.
政府新媒体传播刍议[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7):175-175.
2
杜枫.
一条微博的政府面孔[J]
.走向世界,2011(24):26-27.
3
袁佳瑜.
探究新媒体环境中的政府传播[J]
.经营管理者,2011(18):283-283.
被引量:1
4
晁星.
数据驱动下的调查报道之变——以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7-27.
5
陈鹏,张亚峰.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的影响[J]
.青年与社会,2014(6):277-278.
6
戴元初.
世园会如果开在长沙[J]
.视听界,2011(3):115-115.
7
诸丽琴,张健.
政府传播力:如何站在新起点上?[J]
.声屏世界,2010(11):5-7.
被引量:1
8
郑梦琛.
从众筹新闻看网络时代新闻生产的模式变革[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
9
王建利.
新闻采访技巧的应用研究[J]
.科技传播,2015,7(9):33-34.
10
冀芳.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传播策略[J]
.新闻知识,2013(6):47-48.
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